月初各大房企亮出首月成绩单之际,中海亦不紧不慢地于2月6日披露销售情况。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公告,2018年1月,中海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258.26亿港元,同比增长30.32%;相应楼面面积约为156.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19%,以此推算,销售均价约为1.65亿元。
分区域来看,华北地区延续上一年领先优势,以57.28亿港元夺得1月销冠,对应楼面面积31.09万平方米;华南地区紧追其后,录得合约物业销售44.39亿港元,已售楼面面积20.76万平方米,而北方地区、华东地区、西方地区、香港及澳门地区分别录得41.57亿、23.76亿、25.16亿、6.47亿港元。
除此以外,中海还罕见地宣布,截至1月31日,其录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为229.83亿港元,预期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
中海向来以稳健著称,2017年其合约销售为2320.69亿港元,与去年中期调整后的2310亿港元全年销售目标相差不大,因此有业内人士预计,中海今年的销售目标亦不会有过高增长,而中海相关人士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年销售目标尚未确定,预期将在3月份业绩会中详细披露。
业绩之外,去年积极攻城略地的中海,在开年第一个月亦有土地进账。公告显示,1月份,中海在佛山、杭州、北京、广州收购四幅地块,应占楼面面积合共约119.82万平方米,应付土地出让金约为人民币113.27亿元。
尤为关注的是,1月29日,在广州土拍盛宴中,中海在143轮、长达3小时的鏖战中,击败20多家房企及联合体,以总价18.24亿元、配建面积4.77万平方米、楼面价约1.65万元/平方米夺得南沙东涌村地块。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公开土地市场成本逐步攀高,去年曾有媒体认为严守成本红线的中海或有可能逐渐淡出一线城市的争夺。但事实并非如此,1月份披露的土地清单显示,2017年全年,中海在北京揽获4宗地块,上海则有2宗。
而在广州,去年中海仅在荔湾区获得一个合作项目,占比16.66%,目前仍未查询到相关公开合作消息,广东中原地产心目总经理黄韬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市场层面来讲,目前中海在广州的在售项目有限,而且已经快卖完了。因此在黄韬看来,中海此前积极争夺南沙地块亦有补仓的意味。
不过,从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中海在广州似乎并不缺乏土地。尽管2016年中海在广州土地市场一无所获,但通过整合中信地产土地资源,其在广州的土储由2015年的115万平方米跃升至2016年的544.6万平方米,但黄韬指出,目前并未见中海有相关动作。
土地市场的积极姿态向来被外界看作颜建国回归后中海的主要变化之一,除此之外,在房企规模竞赛渐趋激烈的背景下,这家追求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的央企在资本市场同样有所动作。
继2017年末牵手15家著名国内外银行开启史上最大融资,获得180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后,进入2018年,中海继续通过资本市场,为这场规模战输血。
1月31日,中海公告宣布,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已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注册金额为人民币60亿元,首期发行金额3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期限为3年,其中,21亿元募资所得金额将用于福州、宁波以及济南的8个项目的建设,另外9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后于2月6日,中海披露该中期票据发行情况,表示2018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已完成发行,票据发行总额30亿,起息日为2018年2月6日,3年期票面利率5.60%,2021年2月6日可兑付。
公告显示,该票据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为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为联席主承销商。合规申购家数为14家,有效申购家数为10家;合规申购金额64.4亿,有效申购金额33.3亿;最高申购价位5.90%,最低申购价位5.20%。
从9月中海的拿地举措中,不难看出其对于优质项目的需求:中海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或将继续撒网,寻求合适的项目以补充储备。
中海发展前8月累计物业销售额2549.29亿,按年增加14.7%,已达成全年销售目标的64%。早前公司于中期业绩会上透露,未来或将加大拿地力度。
今年前11个月,中海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3209.36亿元,今年有望完成4000亿港元(约为3370亿元)目标,期内中海斥1213亿元拿地。
又一年“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商场运营者们将如何出招吸引孩子和家长们呢?我们期待挖掘更多值得关注的儿童节“创新营销玩法”。
近日,昆明不少商业项目也把蓝花楹搬到场内,部分项目推出了蓝花楹相关的DIY活动,还有不少品牌推出了蓝花楹限定产品,赏花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