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进入下半场后,大地产商都意识到规模将出现上限瓶颈,选择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地产商的多元化并未见成效。
10月7日晚,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半年耗尽恒大注资的8亿美元,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的要求,并在未达目的后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融资同意权,撕毁所有合作协议。
此前,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下称“恒大FF”)在广州恒大中心正式揭牌。其法定代表人就是恒大高科技集团副总裁、恒大健康副董事长彭建军。而恒大FF将全面负责法拉第未来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及所有生产经营管理。这意味着恒大已将新能源车业务纳入自己的发展体系,FF已成为恒大转型的重要部分。
从目前情况看,恒大的汽车梦并不乐观。不只是恒大,几乎TOP20的地产商都不是纯地产开发业务,多元化成为地产商必经又艰难之路。
多元化探索
几年前,万科、恒大等龙头房企就率先开启了多元化的发展布局,而到了2018年,房企进军多元产业的步伐日渐加速。
今年3月,融创对外发布“桃源+”战略,将逐步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休闲、教育、健康、养老等服务和运营领域延伸。4月,恒大宣布将向高科技领域投入1000亿元、绿地宣布投资3亿元布局人工智能。5月,正荣集团旗下产业发展集团也公开亮相,多元产业发展成为众多主流房企一致选择。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中期业绩会上曾表示,融创投资的文娱、旅游,实际上就是“诗和远方”。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基础住房已经不再短缺。文化、教育、旅游等精神消费成为人民的新追求,也塑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绿地在地产主业之外,还在基建、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进而实现了以地产为主业的多元产业发展之路。
其中,绿地在基建领域上半年合计实现经营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45%。同时,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金额1550亿元,同比增长 75%。在金融领域,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15.5亿元。而在消费领域,酒店、精品超市均有所布局。
“正荣产业要成为正荣集团第二个核心增长极,并利用3~5年的时间在规模和效益上能够比肩正荣地产。”正荣集团董事、正荣产业董事长林朝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按照规划,正荣产业包括教育、医疗健康、消费升级、品质人居、文化旅游、颐养康复、智慧城市七大城市运营产业集群;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区域开发、城市更新四大开发模型;园区运营、教育运营、商业运营、文旅运营、社区运营五大运营服务。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有可能是控股,也有可能是参股。这样能快速把蛋糕做大,更多参与者可以分享这样的收益。
克而瑞认为,从房企多元业务布局类型上看,一方面房企业务方向趋同,在很多产业方面具有一致性,商业、金融、旅游、教育、养老,这些能与住宅开发形成协同效应的产业几乎成为房企标配,其整个多元化产业围绕住宅产业进行开发,也降低了多元化的风险和偏差。
不过,纵然各家房企均在进行多元化实践,但是目前的效果依旧待检验。
成效待检验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010年开始,就有房企开始提出多元化转型。但由于部分转型与主业差异太大,并没有太过成功的典型,随后,大多转型的房企又将精力投入到地产开发之上。
2017年8月,金科地产发布公告称,自8月5日刊登了《关于从新能源产业基金退伙的公告》后,按照约定新能源产业基金所有者权407043101.52元,将按出资比例分别返还退伙人,截止到2017年8月8日,公司子公司重庆骏御和金科新能源已分别全额收到上述款项。成立仅仅两年,金科地产就宣布退出新能源产业基金。
2014年,金科地产的战略是要进行多元化转型,并提出了“新地产+新能源”战略,能源产业5年要达到500亿规模。
从金科地产2016年的年报中可见,新能源资产总额26亿元、净资产9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为1.4亿元,同比增长15.4%,推进项目只有1个。而这距离金科地产当时画下的500亿大饼相去太远。
2014年9月恒大还一度宣布要进军光伏产业,不仅与张家口政府签订900亿元光伏发电战略合作协议,还试图收购国藏集团发展新能源,但这一计划最后无疾而终。
“多元化一定要和地产的上下游有关,否则很难形成规模和互补效应。”一位地产高管告诉记者。
目前看,很多房企也在通过围绕主业的多元化,希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早在2016年,碧桂园就进入产业地产。2016年4月,出资8500万元设立“清华大学碧桂园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在建筑科学和大数据等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设产城融合的科技小镇;2016年6月,与百富东方合作成立平台公司——碧桂园百富产城发展公司;8月至12月在惠州、东莞和河北三河获得5个产业地产项目,项目均定位为科技小镇,在碧桂园的规划中,深圳周边是碧桂园未来发展产业地产主场地,未来5年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10座名为“科技小镇”的卫星城市;2017年入股中集产城,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徐家俊告诉记者:“金地的园区运营均是100%自持,现金流回正的周期相比住宅更长,投资回报率也没有住宅开发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现金流,目前是一个蓝海市场,因此金地选择战略性进入。”
克而瑞认为,当前房企产业发展更多是围绕对地产的内容提升,使地产获得更高溢价、更加可持续,长期看,产业运营本身的利润要求、长期持有的融资通路,都需要实质的运营支撑,如果对产业的追求仅仅是看重产业在拿地上的筹码,注定还是失败。
比如,许多地产公司都涉足教育产业,但是这个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极长。多数已小成气候的房企旗下的教育品牌都已运营十几年,如碧桂园、万科都是90年代开始涉足教育领域。由于投入周期长,需要较强财力支持。以K12为例,建设成本在3000~9000元/平米,占比15%~20%,教师工资占比40%~60%,位于浙江某项目55万平米,投资30亿,财务成本3~5亿,投资回报率只有4%,回报周期22~25年。
同时,教育产业异地复制扩张慢。品牌区域化是教育领域内的一大特点。几家以K12教育为主的上市教育集团,基本为区域型公司,在各自的区域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但向外地扩张均有一定难度。
而开发商多元化的另外一个产业健康医疗,同样面临上述难点。同时,产业版图大不一定就天然占据先机,在所有产业资源消化的当下,运营得当才是真的竞争力。
亿翰智库一份报告指出,在房地产行业进入资源主导的大周期阶段,无论是开发商、制造业还是金融资本,进入产业地产行业的目的无外乎将优质资源纳入囊中,以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产业地产势必成为各类资本抢占行业话语权的最佳载体。不过,目前地产上依旧面临无法盈利情况,多元化之路是否成功,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检验。
在行业视角内,重投入的纯开发模式风险越来越大,地产老板深知,“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转型。转型虽然可能会死,但不转型一定会死”。
皇庭国际表示,投资意发功率是为推动公司战略转型,探索新业务,围绕“商管+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半导体行业,有助于公司形成新的业务。
9月20日,香港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其中地产股跌去6.69%,成为“重灾区”。有专业人士分析,此次地产股暴跌反映的是房企发展模式的转换。
今年“五一”期间,融创商业总客流突破400万,总销售额同比提升6%,入驻品牌再创佳绩,产生全国销冠品牌1个、区域销冠6个、全省销冠28个。
关键词:融创 2024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