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树佳
房企的经营逻辑正在发生转变,过去大开大合的节奏,已不能适应调控的环境;要想在容错空间渐窄的当下立足与发展,必须提高精细化运营,提质增效,保持竞争力。
年报季已经过去,虽有部分房企延迟发布财报,但从眼下已发财报的样本企业中,仍可以窥探他们去年的发展概况。2021年,地产商们经历了先扬后抑的市场环境,他们下半年备受考验,也加速了行业格局的分化。
规模、盈利水平、现金流、土储等,是衡量房企基本面的几个重要指标。表现优异的房企,无一不是在这几方面不断完善,从而穿越周期的。中海、碧桂园、龙湖等,都是极具参考意义的样本。
规模与效益并行
近年来,调控基调持续,能在营收和盈利方面保持竞争力的房企,更体现了他们的韧劲。
乐居财经统计获悉,2021年,碧桂园以5230.64亿元的营收位列榜首;万科以4527.98亿元位居第二;中海以2422.41亿元位居第三。期内,营收超2000亿的房企还有龙湖、华润置地;而达千亿的则有新城发展、旭辉、绿城等。
净利润榜单上,依旧是那些熟悉的名字。中海、碧桂园、万科分别实现净利润430.62亿元、409.82亿元、380.70亿元,位列TOP3;而华润置地、龙湖、新城发展、旭辉等,也有着较好的表现。
这些名列前茅的房企,都具备同样的特质,那就是在追求规模的同时,注重自身的发展效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其中,中海向来就是业内的“利润王”,其他的诸如华润置地、绿城、万科等拥有国资背景的主体,也以稳健著称。而在民企整体遭遇经营挑战的背景下,龙湖、碧桂园、旭辉等则是依旧突出。
今年业绩会上,龙湖掌舵者吴亚军表示,“穿越周期并不是说龙湖有眼光,因为未来是模糊的,就是看不清楚的,在看不清楚的时候,靠原则、靠底线思维才可以走得长远。”龙湖的原则与底线,便是来源于日常经营的长期主义。
林中表示将为旭辉的转向做努力:“过去有更多规模上的追求,未来更多是发展质量上、发展品质上以及效益上的追求,未来五年的目标就是要做强、做厚和做久。”
碧桂园则是继续“行稳致远”。去年,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5580亿元,销售的持续领先,为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今年是碧桂园推行“提质增效”“全竞提升”的第四个年头,其内部已经构建出较为合理的管控体系,维持着公司的运转。眼下,该公司已从“增加销售目标”,转变为“控支出、调结构、保资产”。
种种把控措施,让碧桂园有了不小的收获。2021年,该公司并表销管费率为5.5%,与2020年同期的6%相比,有所下降。2019年以来,其并表销管费率已连续三年下降,这为其利润的保持与提升,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获取流动性优势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利润为王”是永不过时的规律。衡量地产商的良性周转与发展后劲,一是看他们的眼下是现金水平,二是看其融资成本。
乐居财经从各家房企的年报中统计获悉,79家房企的现金流总和,超过1.5万亿。其中,碧桂园手握现金最多,为1813亿元;万科、中海、华润置地的现金也超过千亿,分别为1407.08亿元、1309.56亿元、1067.73亿元。
能手握充裕现金流的主体,一般都拥有较好的造血能力。比如位于榜首的碧桂园,其2021年全年,累计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022亿元,权益回款率达90%,已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年内,碧桂园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达到108.6亿元。
另一方面,外界往往从一家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去窥探它基本面、负债水平、流动性的优劣。
乐居财经统计获悉,48家已发布年报的港股房企的平均融资成本为5.64%,但地产商个体差异较大,有的低至1.4%,有的却高达9.71%,后者竟是前者的6.94倍。
能展开低成本融资的,多以国资为主。TOP10中,中海、五矿地产、华润置地、中国金茂等,均以低于4%的融资成本在列。
民企表现较为出色的,则有龙湖、美的置业、碧桂园、旭辉等主体,四者分别以4.14%、4.82%、5.2%、5%的融资成本,体现自身“穿越周期”的底气。近来行业供需端暖风频吹,这类优质民企或将继续优先受益。
其中,碧桂园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成功重启境内外融资渠道的民营房企之一。该公司成功在境内外发行多种类直接融资工具,包括10亿元的公司债,15亿元ABS及39亿港元的可转债等。
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看好,是因为碧桂园各项数据均较为健康。截至去年年底,碧桂园总有息负债余额同比下降2.6%至3179.2亿元,现金短债比约2.3倍;净负债率为45.4%,较上年底下降10.2个百分点。
碧桂园未雨绸缪,积极提前偿还或按时偿还到期、回售公司债本息,进一步减少短期债务。今年以来,公司偿还了一笔本金总额4.25亿美元、票息7.125%的优先票据;又以自有资金提早完成境内回售资金支付,本息共计约6.2亿元。
近期,碧桂园还持续在公开市场上购回美元票据,提振市场信心。
土储后劲
调控从融资端正式延伸到投资端,去年大部分房企放缓了拿地节奏。乐居财经统计获悉,在38家样本房企中,有24家房企总土储“缩水”,占比超过六成。
地产进入“黑铁”时代,利润比规模更重要。所以房企对拿地更加谨慎,如何把握拿地时机,获取较高质量的土储,也成为开发商的一道课题。
尽管如此,眼下优质的房企,仍然拥有充足的土地储备,并持续获得增量。
例如,华润置地今年的销售资源有5278亿元,其中有去年年底库存的2200多亿,还有新增的可售资源3000亿;旭辉今年大概也有3600亿可销售货值。这样的货值体量,以合理的去化率预测,他们将具备良好的销售后劲。
碧桂园也是如此。该公司截至去年年末,开发项目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299个地级行政区划、1425个区县,项目总数达到3216个。
整体来看,碧桂园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4846亿元,另有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3365亿元,合计约1.8万亿元,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左右的销售需求。2022年,其预计全年权益可售货量,将在6500亿以上。
“粮仓”充实的同时,碧桂园的土储分布也较为合理。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碧桂园均衡布局于各能级城市。可售货值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5%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
之所以能实现精准布局,得益于碧桂园“以销定供”的闭环管理,该公司实行的是“集团-评审大区-区域三级”管控体系。也即,集团制定标准及方向,区域进行落地,评审大区顺畅传递集团投资导向,且前置研判项目推进,做一成一。
眼下,房地产行业融资空间变窄,能稳扎稳打获得优质、足量的土储,才能在后续改善毛利率的同时,为自身提供强大的续航力。
下一篇:经营才是开餐厅掌握生杀大权的关键
如今房地产市场进入深水期,未来仍会出现一些知名房企变卖物业公司的案例,而类似碧桂园这些物管圈的“王者”,或许仍将继续买买买的模式。
林中:2021年将是行业总量顶点,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关键转折期;产品和品质提高最快的时代即将到来;痛改“大手大脚”,房企要提升精益管理。
10月以来至今,产权交易所的67起地产项目挂牌中,半数以上转让方拥有国资背景。在房企融资尚未“解冻”之前,可能还会有更多房企卖掉项目。
在行业集中度上升的背景下,不进则退的企业战略心理很浓厚。换而言之,房企已经充分意识到,小规模无市场。
这是大悦城在全国落地的首个全新产品线“大悦汇”项目,也将是综合推进速度第一的轻资产项目,计划今年12月开业。
如今万达早已不是王健林一个人的万达。但上市绝非易事,万达为实现IPO已经奔走了多年时间,没有人知道接下来还要多久才能走到终点。
在财务中使用计提准备,可以更好的反应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荣盛发展一方面尊重市场规则,另一方面敢于直面问题,把较真实的一面告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