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日料店“倒闭潮”,或才刚开始....

餐饮O2O   2023-08-30 19:20

核心提示:不少日料店已经暂停营业,有的店主已开始谋求转型,甚至网上已有人推出了日料店注销业务。日料店倒闭潮的来临似乎已经无可避免。

作者 | 菜菜

出品 | 餐饮O2O

最近,中国日料店正陷入一场生死漩涡中。

随着8月24日,日本悍然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同一时间,我国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进口。

一时之间关于日料店的话题如“核污染水一倒中国日料店会倒闭吗”“日料店无日本食材涉嫌虚假宣传吗”"日料店能否继续称为日料店"等话题频繁涌现热搜。

8月24日下午,新浪微博更是直接发起“你还会去日料店吗?”的投票,截至25日14:04,共计52.4万人投票。其中,28.2万人表示“再也不会去”;15.6万人表示本就不爱日料;表示“会且相信国内的应该安全”仅仅4.7万人,占总人数的9%。

而这还只是开始,随着福岛核污水的持续排放,即便许多日料店老板力证食材非日本本地采购,有的日料店门店更是直接改名,整个日料赛道依然风声鹤唳。

不少日料店已经暂停营业,有的店主已开始谋求转型,甚至网上已有人推出了日料店注销业务。日料店倒闭潮的来临似乎已经无可避免。

01

陷入两难困境的日料店

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海外菜系,日料品类真正爆发是在2017年之后。2015年中国日料店不过2.3万家,2017年门店数量就超过4万家,两年新增近2万家门店。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尾国内日料店已达7.89万家,这还不算私自在家、夜市摆摊的“小作坊”,较2019年新增加了近5000家。

伴随着门店增加,品类的市值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红餐网数据透露,2021年日料在中国市场收入就已达895亿元,2022年相差不大,是个妥妥的千亿级赛道。

作为中国餐饮赛道之一,中国日料店还有一个特殊属性,即品牌都偏向高端。

据相关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4日,人均消费在100元及以上的品牌占比约为45.7%,不少门店人均甚至可达到2000元、3000元,而2022年同等人均消费区间的中式正餐品牌占比仅有12%。

而日料店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维持“高端”人设不倒,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关键:

1、日料店营销的原产地原料滤镜

日料在中国古代称为脍,是一种无需要烹饪的饮食文化,传至日本后经过长期发展,虽然有所改变但依然保留核心属性,即讲究食材、追求食物本身的原汁原味,而这种饮食理念刚好符合当下餐饮消费的健康潮流导向,迎合了高端消费者的心。

如何体现食材的原汁原味呢?食材从日本空运,当天/隔天到达,新鲜原味等就成为高端日料店常用营销卖点,而原产地往往也意味着昂贵。

就拿海胆来说,日本进口普通海胆800-1000元/250g,虾夷马粪海胆1500-2000元/250g,是国产海胆的3倍。

有些高端日料店为了突出自身的高端属性,还会拉起“野生”旗帜。

以日料店最常见的金枪鱼为例,养殖的根据产地等条件不同,在700-1000人民币/kg左右,而野生的入门价就要翻一番了。口味区别不大,价格差却非常大。

而且,自《寿司之神》日本大厨小野二郎故事爆火后,消费者对经过“匠人”处理过后的高端日料便愈加向往,直接奠定了日料的高贵身价。

2、日料就餐中有“高端仪式感”

年轻消费者喜欢仪式感,并且愿意为之买单。据相关调研数据,当下73.7%的受访青年认为仪式感重要,其中18.5%的受访青年认为很重要。交互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认为重要的比例更高为79.0%。

而日料特别是高端日料,因为吸取西方餐饮的文化,在仪式感的营造上可谓是驾轻就熟,甚至创造出了各种奇怪的“规矩”。

比如Omakase,在日语中是“拜托”的意思,即没有菜单也不用点菜,一切看当天的食材和厨师的即兴发挥。

2019年南京还有一家高端网红日料店,更是喊出了没有菜单、不接生客、每餐最多接待10位,人不到齐不开席、不得打包等系列规矩,很是赚了一波流量。

这种仪式感不仅迎合了年轻人,同时也满足了中产阶级对自身地位的追求。正如保罗·福塞尔在《格调》所言,生活品味,是阶级等级最后的出路。

在仪式感与原材料滤镜的加持下,日料特别是高端日料,不知不觉已成为中国中产定位自身的符号,越高端越能确认阶级,体现品味。

但随着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爆发,平价日料店还好,消费者早已知晓其食材基本来自中国本土,所受影响不会太大。高端日料店却普遍陷入了一个两难困境:

一方面,坚守日本原产地原料铁定会失去顾客,毕竟没有一个消费者会“头铁”到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即便食材检测或许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丢掉“日本原产地食材”标签,高端日料整个品类或都将难以立足。没有日本原材料,只参考了日料制作形式的日料,还能称之为高端日料吗?

高端日料特色就是时令生鱼片和鱼类,失去了日本食材等于失去品类根基。而且,不是所有日本食材都可以找到替代,准确地说是品质相当的替代。

比如日本长崎产的蓝鳍金枪鱼,它因脂肪厚、油脂分布均匀、肉质软糯被日料界公认为品质最好的品种。门店更换食材之后,产品口味可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这两难困境之下,高端日料店未来会如何呢?

02

高端日料倒闭潮

或难以避免

有部分高端日料店已经暂停经营,比如有媒体报道的杭城高端日料HAYASHI NINE·林作。

有的日料店正谋求转型,比如最近抖音就爆出“95后小伙怒砸自己的日料店,因为民族情怀,准备改成中餐厅”的视频,虽有炒作嫌疑,但引发了很多人关注。

不过,对任何餐饮人而言,放弃已有的店铺和客源,关门或转型从头开始都不容易。大部分日料店都正试图自救,想要去日本化。

比如广州最大的日料店摩打食堂,直接宣称自己是粤菜。有家叫“小林刺身”的门店,更是放出海报告诉消费者,北极贝、牡丹虾是加拿大的,甜虾是俄罗斯的,金枪鱼是澳洲的,海胆、赤贝、贝柱是中国的....

有的高端日料店,7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在寻找原材料替代品了。

北京一家叫鮨麟的日料店就透露,五个月到半年前,店里就已经不再进口日本水产,现在主要采用国产、挪威和俄罗斯进口食材。

上海、广州深圳多家日料店也表示早已替换掉了日本食材。

但即便如此,在餐饮O2O看来,高端日料店们要想在这场危机中生存下去也不容易。倒闭潮的来临或难以避免,特别产品多为海鲜类的高端日料店们。

1、切割“日本食材”并不意味着安全

日本核废水排海,日本领域海产品被污染只是最开始。

据相关专家预测,此次日本核污水排海只要57天就能污染大半个太平洋,甚至污染范围可能更广。这也就意味着,只需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太平洋周边国家绝大部分海域的海鲜产品都将不再安全。

240天后核污水更将直达国家沿海,污染临海所有海域。3年后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而这场核污水排放,将持续接近30年。

在这样情况之下,即便食材去日本化,对门店而言也不过拯救一时。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事件不解决,不仅日料赛道,甚至整个海鲜餐饮及养殖捕获行业,可能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2、人们对日料的恐慌只会与日俱增

正如某个媒体所言,比起所谓的日本食材,日本强排核污水所带来的顾客恐慌和负面舆论才是最大难题。在当下的社会舆论背景中,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正充当着恐慌的孵化器和催化剂的角色,任何“意外事件”都可能演变成群体性的对抗。

这种恐慌当下已经出现了。比如广州一家日料店就表示,进入8月,客流量比起6、7月减少了50%。北京也有多家日料店表示,最近营业额下滑厉害。

当然,上海的日料店反而异常火爆,甚至有食客排队1-2小时只为吃一顿。但这种生意爆火现象,更像是日料品类即将陷入黑暗前释放的“最后光辉”。

而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核污水污染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的这种恐慌情绪只会与日俱增。而伴随恐慌着增加的,则是日料店客流量的进一步下滑......

深圳一家高端日料老板就表示,已经做好了关店的准备。“未来可能不太乐观。”

-END-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餐饮O2O,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