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公子
前段时间看腾讯研究院的杂志,其中关于ChatGPT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现存的大部分AI聊天机器人,在与人类的交流过程中从不说no,它们被既定的道德准则和算法所约束……”
这和我个人使用ChatGPT的感受很像,它可以机械性地给出一些罗列的答案,但却没有办法给出让人惊喜的组合。
换一个角度来看,让人惊喜或记忆深刻的作品,往往是敢于突破传统,敢于SAY NO的!
商业亦如是!
近几年,随着一批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的行业先驱者的探索,国内也涌现了一批打破常规的商业项目(现在我们泛称“非标商业”),成为了线下流量的焦点,也成了业界趋之若鹜的效仿标的。
然而现在“非标商业”的概念也有一点被滥用的趋势,或者说原本不具备“非标”基因的项目,也想打着“非标”的概念来赚取一阵噱头,不论日后是否会一地鸡毛。
或许当我们再看全国一些标杆的非标商业项目时,可以反着思考:
不要去看"非标商业"项目在做什么,而是看这些项目没有做什么?
打破了什么规则?在向什么SAY NO?
当我们谈论非标商业时......
1、最早出圈的香港【K11 Art Mall、K11 MUSEA】,其实它就是在向传统的商业组合SAY NO,它打破的是商业与艺术与自然的边界。
K11在艺术方面并非简单的和商业跨界,它有着自己的艺术基金会(K11 ArtFoundation),扶持和培育青年艺术家,早期商场可以给到艺术家与大众对话的机会。反过来,艺术家也能为商场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K11 Art Mall 图源:项目方
2、上海的【TX淮海】,在我看来,它是在向快时尚以及大众审美SAY NO,转向小众潮牌;它对服务好所有客群SAY NO,选择了服务好一少部分人。
关键是围绕「年轻力」,项目在后续的策展以及与品牌的联动,都将「潮流」贯彻始终。
它的出圈正阐释了——「Less」可能真的会 「More」!
图源:项目方
3、关注度很高的成都【麓湖·天府美食岛一期】,它的体量只有8000㎡,如果什么都想做可能什么都做不出彩。所以运营方最早是向多业态SAY NO,选择重点做餐饮,其实项目之初业主研发团队规划的概念就只是“美食村”。
在后续的设计和落地中,团队注重“游逛性”的打造,在品牌的引进上,则是向标准化复制(连锁经营)SAY NO,和品牌共创,并且借助不同风格的品牌,构建出更多引发深度体验的消费场景。
4、【REGULAR源野】,则是撕掉了大众给市政公园“老龄化”和“运动场”的标签,通过与主理人的共创,建构出一个有调性、有审美的新生活方式空间。
5、去年开业的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一期】,其实也是与“传统的效率”SAY NO,沉下心,做时间的朋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寻根溯源再“修缮”和“建新”,从老建筑活化、到公共空间活化、再到品牌内容、文化……
我们此前也分享了很多国外的存量商业改造的案例(点击查看),其实都有「断舍离」的特点。要从传统,变得创新,必然少不了,向既定的规则SAY NO。
如果决策层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或许就要问问初心。为了“非标”而非标,并没有任何意义。
我想说的是,“非标商业”并非是一个解决当下困境的标准答案。
传统的标准商业如果是填空题,那非标商业其实是高难度的附加题,甚至是没有确定性答案的开放式命题!
优质的“非标”商业,更不是简单的模仿与复制,而是磕透了项目的底层逻辑之后的断舍离,是敢于向传统SAY NO的勇气!
上一篇:国货品牌,不能只靠哭穷
顺德ALSO、大阪 SEE SEA PARK、长沙大汉友阿INPark、宁波DEMOHOOD等......
如何激活这些购物中心存量资产,将其再度焕发生命力,转化为市场号召力呢?有些项目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
TX淮海丨年轻力中心,面向Z世代,主打时尚潮流文化;三里屯太古里引入“首店”,营造稀缺体验感;上海U479 丰富业态组合,打造多元引擎。
让这些故事自己去传播自己去说话,去完成项目价值观的构建,来创造内部和外部的共识,有了三观的一致,其余的都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