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今年将开“三千尺”面馆 餐饮三代更懂大众经济学

钱江晚报   2014-04-01 11:51
核心提示:虽然孙宇要退出“面”的江湖,外婆家老板吴国平却非常看好, “简餐市场才刚刚起步。”他透露,自己今年会投资开出一家100平方米大的“三千尺”的面馆。杭州餐饮三代版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名人名家、外婆家等店。

  在不少老杭州的心目中,一碗老汤面,筋斗的面条,几块鸭肉,鲜美的汤头,让舌尖的味蕾都跳动着。这是九佰碗留给人最深的记忆。

  一碗面的传奇,也让九佰碗的创始人孙宇有了“江南面王”之称。不过,昨天他透露,他将退出餐饮江湖了。

  昨天中午,记者采访到了孙宇本人。在杭城一家咖啡馆的一角,他戴着眼镜,盯着笔记本电脑认真地看着什么。这段时间,孙宇更多地在研究新的项目,因为他总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其实去年年初就已经萌生退意了。”对于隐退餐饮圈,他这般坦言。

  而在2013年10月起,九佰碗就加快了收缩步子。“今年已经收了6家门店。”他略微算了一下,现在杭州市区仅剩2家门店,分别是庆春路店和欧尚店,之前转型卖饭的“米儿欢”也于昨天歇业。

  都说餐饮业难做,是什么让这位餐饮传奇人物萌生退意?“餐饮依旧是个常青产业。”孙宇表示,他有这样的念头,主要还是在特殊周期性阶段,利润不理想。在人工、食材等运营成本上涨速度过快、租金高企的情况下,卖面的毛利润被逼到了死角。“开家餐厅净利润不及余额宝。”孙宇说,看着生意热热闹闹,但是“伪盈利”。

  “餐饮业一般8~15%的净利润是比较合理,又可持续发展的。”这个是他这些年摸爬滚打得出的经验。

  从25岁开始进入餐饮圈,孙宇已经在其中打拼了22年,如今仍是不少冲进这个江湖的后辈心目中的偶像。“我是从面起家的,当时在天水桥开了家小面店。”孙宇回忆起来面露笑容,在创办九佰碗之前,他还开过高朋酒店。“从面开始,到最后以面结束,这似乎也是一种缘分。”

  对于告别餐饮圈后的去向,孙宇说,自己一直在考察,也选取了不少样品,比如在线教育、金融投资等。“更多地在想‘90后’们的需求是什么?还得都和手机挂起钩来。”对于如何与移动互联网搭上,他颇有兴趣。

  也许没多久,老杭州人再吃九佰碗的面,这家已经不是老孙家的了,可能是老李家、老张家。

  “九佰碗更多带有‘60后’和‘70后’的记忆痕迹。”杭州的宋女士表示,那时她时不时地就会跑到九佰碗里点上一碗老汤面。

  据了解,在九佰碗最为鼎盛的时候,直营店有近20家,加盟店达到60来家。经营了10多年的“九佰碗”品牌依旧是块金字招牌,听到孙宇想要“退隐”,一个圈内人辗转通过朋友牵线,和他谈起了品牌转让的事宜,并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孙宇要退出“面”的江湖,外婆家(需求面积:500-600平方米)老板吴国平却非常看好“面”, “简餐市场才刚刚起步。”他透露,自己今年会投资开出一家100平方米大的“三千尺”的面馆。杭州餐饮正在从模仿时代走向寻根时代,带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更会做出大市场。“我也刚去北京拜访过黄太吉、雕爷牛腩,有太多的创新需要去学习。”

  餐饮一代从街头小店起家

  孙宇无疑是杭州餐饮江湖中的一个标杆人物。外婆家当家人吴国平告诉记者,当初他创业的时候,办公室里贴了2个学习的榜样,一家是九佰碗,另一家是川味观。

  不过,真要给这些江湖大佬们排个座次,孙宇的九佰碗还属于1S版的。

  喜乐酒店——才是被业内公认的,杭州餐饮江湖的第一代。1985年,它在武林路与校场路口开门迎客,营业面积仅为30平方米左右,只能放置四五张小桌。但它却是杭州最早的社会餐饮。在那段时间,不少街头小店开始走入大家的视野。“但不少也倒在了路上。”圈内人表示,因为有的“刀磨得太快”。

  餐饮二代上演“航母”舰队

  而江湖二代则直接进入“航母”时代。在上世纪90年代,红泥、江南春、花中城、新开元、张生记、三毛、高朋、阳光等一波的酒店快速冒出来,开出来的营业面积动辄一两千平方米,后来更是有7000多平方米、上万平方米的。“这么大的面积,自然就是发展大众餐饮。那时很多老百姓也把下馆子当做一件时髦事。”一位业内人士这么点评。

  杭帮菜也在这个时候加快了外扩的步伐,于是就有了1999年著名的“杭帮菜”北伐——登陆上海滩,抢滩北京城。在张生记等几家餐馆在上海抢滩成功后,带动了“红泥”、“新开元”、“万家灯火”等知名酒店紧随其后,拉开轰动上海滩的“杭帮菜”北伐序幕,杭州餐馆所到之处,引发食客的追捧。

  “二代版版餐馆的扩张,打破了人们的思维,下馆子吃饭不再是件奢侈事。”业内人士表示。

  与航母型杭菜馆同时期,一批精致餐厅脱颖而出。属于2S版,但它们面积都不超过1000平方米,吸引了不少商务客人和享受小资情调的人,玉麒麟、玉玲珑、粤浙会,以小博大,在一定的消费圈中享有美誉。记得那时的情人节,这些精致餐厅可别提有多受宠了,一桌难求。

  2005年,更是杭州餐饮江湖变化多端的一年。那一年食客们一批批向西湖景区赶,那里有新派杭帮菜的代表知味观味庄、粤煌阁,有品位餐饮的代表皇觅楼、老正兴,也有创意餐饮的代表龙井路7号花园酒店、瀛家。

  新三毛老板史建达的新作龙井路花园餐厅一开业就为食客们所热捧。那个时候,每天傍晚和周末,他都要为如何安排好包厢而发愁。当时的景区餐饮延续了杭州餐饮的传奇,香樟雅苑、粤煌阁、醉白楼、大宅门、山外山、西厢记等,每到晚上,几乎家家吃客盈门。

  当然,眼下受到三公消费限制,景区餐饮都纷纷转型,有的退出了这个圈子,有的则放低身段,做起了大众生意。

  餐饮三代们更懂得“大众经济学”

  杭州餐饮三代版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名人名家、外婆家、新白鹿、绿茶等店。他们这一代被业内评价为,有技术——名人名家的当家人李红卫就是厨师出身;有思想——外婆家老板吴国平总是很潮,想法颇多。家家门口队伍排得老长老长的,吃顿饭,竟然需要等几个小时。

  当然,对于三代们会如此轰动,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它们悟得了“大众经济学”,坚信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消费群,才是最坚实和庞大的市场所在。在杭州食客们的鼎力支持下,它们也再次掀起了前辈的“北伐运动”,快速进军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甚至全面开花,引发“杭儿风”。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钱江晚报,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