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百丽或以估值约为531.35亿港元从港交所退市,此前,百丽交出的最后一份“成绩单”:去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8%至24.03亿,创九年新低。
百丽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收入约417.07亿,同比增加2.25%;期内,鞋类收入下降10.0%至189.6亿,运动、服饰的收入增长15.4%至227.46亿。
在百丽国际急需转型时,有很多投资者却在观望,只有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等真正提出了现金收购建议。
近年来,邓耀退居幕后,一些公司重大决策均由盛百椒来制定,所以关于百丽改革过程中,更多出现的是盛百椒的身影。他们能否带百丽走出泥淖?
目前,传闻中的两位主角百丽和鼎晖投资均未对此作出回应。记者昨天探访市场发现,北京百丽专柜“改头换面”,标志性的枣红色已经消失。
百丽于3月19日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16/2017财年净利润将达15-25%的跌幅,继2015/2016财年利润下跌38.4%之后连续下滑。
一代鞋王或将易主。据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称,鼎晖投资正牵头57亿美元(约合442亿港币)商讨收购百丽国际,消息指相关决定最快在本周内公布。
4月18日,百丽国际发布停牌公告,停牌的原因已经公布,鼎晖投资据称牵头57亿美元收购,折合442亿港币。
从目前约15家左右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鞋服企业近一年财报来看,营收基本处于下滑、持平或微增状态,净利上则绝大对数陷入下滑状况甚至亏损。
百丽的衰退在去年公布的中期报告中便有迹可循。根据百丽国际财报显示,去年6-8月,集团在内地关闭了276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天关店3家。
日前,百丽国际(01880.HK)发布2016业绩盈利警告,正式宣告集团上市10年首次录得连续利润下滑。
在6-8月,百丽集团国内鞋类业务的同店销售下降10.0%,降幅比一季度的16.0%和四季度的16.5%显著收窄,但高于去年同期的7.7%。
特步主席兼行政总裁丁水波表示,今年是奥运年,受到社会运动风气带动,集团于奥运期间的同店销售有所提升。
3至8月份,百丽中国大陆鞋类零售网点净减少424家。主要是部分百货商场开始进行业务调整,于期内关店歇业。其次,集团对部分前景欠佳的店铺选择进行关店。而运动、服饰业务3至8月份净新增零售网点95家。
2015年上半年,星期六线上渠道共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6.04%,占公司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至15.23%。记者了解到,2015年上半年星期六已经新建了6家购物中心。
百丽国际“百变所以美丽”的广告语曾深入人心,然而在行业持续低迷的趋势下,“鞋王”百丽的日子也不好过。昨日,百丽国际旗下自有品牌BeLLE最后一间位于将军澳的门店正式结业,意味着该品牌开始全面退出香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