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营养价值高、与其他食材搭配性强、不同烹饪方式下口味多元等因素,牛蛙已经成为餐饮界的“爆款”。小红书上,“牛蛙探店”相关笔记数超过24万篇;据窄门餐眼数据,在2020年整体线下餐饮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局面下,主打牛蛙的餐厅门店数增速为5%,领先烤鱼、小龙虾、酸菜鱼。
快速发展的牛蛙餐饮市场,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但总体来看头部品牌规模优势明显,蛙小侠、蛙来哒、老佛爷铜炉蛙锅、蛙喔的门店数总市占比超过50%。品牌要在竞争中突围,需要深入洞察吃蛙人群的典型特征与偏好,不断升级菜品及体验、建立起品牌竞争力。
近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蛙小侠发布 《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以下简称《白皮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白皮书),依托CBNData消费调研数据,深入洞察“吃蛙一族”的人群画像,及其对口味、品牌文化、食材品质等关键性因素的细分诉求,希望从中发现牛蛙餐饮品牌的升级方向及行业趋势。
牛蛙餐饮走向细分,
铁锅牛蛙赛道火热
牛蛙“热潮”来自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牛蛙本身的高营养价值、独特口感、社交热度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创意、社交打卡的需求,加上政府增加对牛蛙食品安全的监管、牛蛙行业参与者不断优化牛蛙养殖技术,共同推动牛蛙餐饮的市场规模达到百亿量级。
蓬勃发展的牛蛙市场,如今正迎来细分化热潮。据窄门餐眼数据,牛蛙餐饮的不同烹饪方式中,铁锅牛蛙、炭火牛蛙、铜炉蛙锅热度较高,门店数占比位居前列。其中,铁锅牛蛙2021年新开门店数及同比增速均领先于其他细分品类,成为最热细分赛道。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90后吃蛙频率更高,
女性看重牛蛙的低热量
当牛蛙成为当代人餐桌上的“新宠”,哪些人更爱吃牛蛙?核心消费驱动因素是什么?
《白皮书》显示,近一年吃过牛蛙的人中,每个月吃两次及以上的“爱蛙一族”占比高达52%。其中,90后受访者中“爱蛙一族”的占比更高,是目前牛蛙消费的主力人群。从消费金额看,女性、高线级城市的“吃蛙一族”更乐意为吃蛙花钱,平均花费15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更高。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深究“吃蛙一族”们为牛蛙狂热的原因,口感、菜品味道、营养价值等“务实性”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较高。具体到人群差异,注重健康的女性更看重牛蛙“热量低”的附加优势。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从品牌偏好看,“吃蛙一族”喜爱的牛蛙餐饮品牌中,各种细分品类的品牌均有上榜,例如铁锅牛蛙、炭火蛙锅、牛蛙火锅、铜炉蛙锅。这再次证明牛蛙餐饮市场的品类细分趋势、细分赛道内品牌的竞争激烈程度。
口味、品牌风格、食材品质,
牛蛙餐饮的三大升级方向
虽然不同代际人群的品牌偏好各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消费者的诉求越发细化,体现在菜品口味、就餐体验与品牌风格、食材安全性等方方面面。
“辣”味仍是主流,猎奇口味渐受欢迎
在口味方面,“辣”味是消费者的主流选择,香辣、麻辣均被六成左右“吃蛙一族”作为首选。但在吃惯了主流口味之后,消费者也乐于尝试小众的新口味、牛蛙与其他热门食材混搭而成的猎奇口味。《白皮书》显示,近九成“吃蛙一族”愿意尝试创新的牛蛙菜品口味,如柠檬酸笋味、柠檬酸菜味、鸡汁菌菇味。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因此,品牌依靠主流口味满足大众性需求之外,在开发新口味上极尽创意,为喜欢尝鲜、猎奇的消费者带来升级体验。以蛙小侠为例,其将牛蛙与螺蛳粉结合推出“辛酸螺蛳蛙”。据蛙小侠门店数据统计,辛酸螺蛳蛙上新当月就突破了经典的紫苏青椒蛙,成为新晋“销冠”,甚至全国断货。
在口味之外,消费者的“尝鲜”特征还体现在牛蛙烹饪方式上。《白皮书》显示,除铁锅牛蛙、炭火牛蛙等偏向于“正餐”的烹饪方式外,“吃蛙一族”对烤牛蛙、卤牛蛙的尝试意愿较高。这意味着,消费者对牛蛙的喜爱正延伸至夜宵、零食、外送场景,为品牌基于细分消费场景进行品类创新提供思路。
83%“吃蛙一族”看重品牌文化,
品牌风格、装修风格是重点
随着消费者的外出就餐选择越发丰富,品牌已不仅仅需要围绕消费场景对菜品本身进行升级,还需要在品牌视觉、门店装修等方面发力,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就餐体验,提升产品附加值。
《白皮书》显示,83%“吃蛙一族”表示看重餐饮品牌的品牌文化,其中00后对品牌文化的重视程度最高。鲜明的品牌风格、独具特色的装修方式是吸引“吃蛙一族”的重要方式。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顺应这样的消费趋势,牛蛙餐饮品牌纷纷在品牌故事与特色元素上发力,依靠品牌文化内核引发消费者的认同感。以蛙小侠为例,其聚焦“侠”元素及中国人的武侠情结,主要围绕品牌IP形象、线上内容表达、线下就餐场景三个维度建设品牌的文化内核。
蛙小侠以“文创+餐饮”为商业模式,2015年推出IP形象后经历多次迭代,并打造出系列周边产品。在进入新城市、产品上新等关键节点,蛙小侠会结合地域特色、节日节气推出IP故事,在内容中强调新店、新品的特征。在线下就餐场景上,餐饮门店已不仅仅是“吃饭”的场所,更承担了沟通消费者、表达品牌特色的意义。蛙小侠于2021年推出蛙小侠·小侠修炼场,将线下门店打造为“侠客”场景,受到商业体及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在打造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一文化具象化表达、传递给消费者,考验的是品牌对各种种草渠道的把握能力。《白皮书》显示,“吃蛙一族”种草美食信息的渠道多元,包含线上线下、公域私域的各种渠道。以蛙小侠为例,其在辛酸螺蛳蛙、古法烧椒蛙新品上市时,将新品与大话西游等经典故事结合,在小红书、大众点评、微博等平台鼓励达人和素人创作分享,再在微信私域、门店及社群内进行分发,寻求传播范围、触达准确度提升。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品牌布局自有供应链,
管控食材品质与食品安全
品牌进行产品创新、建设品牌文化的根基,是保证食材品质与安全性,这也是餐饮从业者的立身之本。就牛蛙餐饮而言,《白皮书》显示,约七成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关注食材新鲜度、食品安全。
为打消消费者顾虑、证明食材品质,餐饮门店纷纷建设开放式透明厨房、展示食材信息及加工过程。在此基础上,消费者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食材的溯源信息。《白皮书》显示,94%“吃蛙一族”希望餐厅告知食材背后的生产环节或故事,包括食材新鲜度、食材供应商、养殖过程等。
图片来源:《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为把控出品质量,餐饮门店除提高选择供应商标准外,近年来纷纷选择完善自有供应链,从源头管控产品品质。以蛙小侠为例,其采用“生态养殖+供应链”的模式,自建牛蛙生态化科技养殖基地,与多个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直供门店。
在餐饮行业,新品向来层出不穷,谁能成为下一个“爆款”单品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牛蛙要成为受年轻人喜爱的“长红”单品,需要品牌结合消费趋势变化,在品类及消费场景、品牌文化建设、食品安全等方面不断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就餐体验、文化认同感。
上半年牛杂相关企业注册量接近2000家,几乎是2015年两倍,但牛杂原料比较小众,一旦需求扩大,价格就会飙升,牛杂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牛蛙?
截至2020年底,蛙小侠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00家,成为了牛蛙赛道的头部玩家。按照规划,未来三年,蛙小侠门店还将增长至500家。
在疫情常态化的“非常态”之下,如何打破原有营收结构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这是餐饮业因疫情影响而带来的新经营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