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关注到太平洋咖啡(需求面积:80-120平方米),是因为公司附近又开了一家Manner,而这家店的原址就是太平洋咖啡。
咖啡生态竞争向来激烈,比如这片区域百来米就有星巴克臻选、M Stand、KUDDO、INPASSION Coffee、Manner等连锁咖啡,更不用提其他小众独立咖啡,笔者甚至已经不太记得太平洋咖啡具体是什么时候关店的。
这也并不是太平洋咖啡今年第一次关店,受环境影响,太平洋咖啡还在收缩。笔者根据大众点评信息发现,太平洋咖啡深圳万象城一期店、深圳银湖蓝山庄店、汇邦名都店等均已关门。
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显示,截至10月31日,太平洋咖啡在营门店数量为214家。这个数据在2020年,是443家。
一边是太平洋咖啡在收缩,但另一边则是整个咖啡行业规模却在快速增长,各种咖啡品牌也层出不穷冒出来抢占市场。2020年咖啡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2021年达到3817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以达到万亿市场规模。
太平洋咖啡曾经视为竞争对手的星巴克,门店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成长为中国连锁咖啡的“领头羊”。
而背靠华润、曾经一度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的太平洋咖啡,掉队了?
赶超星巴克
计划5年成中国最大咖啡连锁店
1992年,从西雅图远赴香港工作的Tom Neir夫妇在香港创立了太平洋咖啡,并在香港著名的银行家、律师以及会计师聚集地香港金融中心中环开出了首家店。
开业3年后,这个有发展潜力的咖啡品牌就被其士泛亚有限公司收购;这一年,太平洋咖啡在北京建外SOHO也开出了首家旗舰店。
太平洋咖啡真正进入内地消费者视野,应该是2010年被华润收购之后。
2010年的太平洋咖啡已经是香港第二大咖啡连锁公司,规模仅次于星巴克。彼时拥有超过90家咖啡店,香港83间,内地3家连锁店,并且在新加坡、澳门和马来西亚也布局有自营店和特许经营店。
但由于当时香港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在内地拓展加大的投资费用,太平洋咖啡在2009年录得同店销售倒退及亏损,也给了华润“可乘之机”。
2010年,华润创业以3.266亿港元向其士泛亚收购了太平洋咖啡连锁80%权益,原大股东其士泛亚持股量下降至20%,华润一跃成为大股东,正式进军咖啡连锁店业务。
尽管是首次涉足咖啡连锁业务,但华润很有信心,想借华润万家在内地布局的2000多个超市零售店发展咖啡业务。
彼时华润创业副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黎汝雄也信心满满的表示,计划在3年内开设200家咖啡分店,在5年内将太平洋咖啡拓展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但从现在往回看,太平洋咖啡做到最好的成绩,其实是在2016年前后取代Costa成为行业“老二”,还是被当时已经千店的星巴克压了一头。
形成”三驾马车“,一度成为行业”第二“
试水茶饮、精品咖啡
市占率不断下滑
在华润万家的带领下,太平洋咖啡也确实迎来了一个发展“春天”。
太平洋咖啡先后在2012年、2014年分别与华润银行、上海仁济医院合作,首次推出咖啡银行、医院咖啡店等新型业态。
品牌将追求生活品质、具有人文情怀、艺术品位以及时尚气息这类人作为目标客群,围绕用户画像,精准营销。
一方面在产品、供应链、门店装修这方面提升服务。此外,太平洋咖啡在2012年将会员服务引入内地,并于2013年在全国推出“太卡”,2016年底,太平洋咖啡全线加入华润通会员体系,实现积分通积通兑。
另一方面,太平洋咖啡还通过活动联名、咖啡主题工坊、演出赠票等方式,渗透到时尚、人文、演出活动等圈子,扩大影响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太平洋咖啡形成了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太平洋咖啡直营店、特许加盟业务以及企业咖啡服务业务。
在加盟业务板块,太平洋咖啡有城市代理加盟和特殊渠道(单店)加盟两种合作投资方案,并且其旗下品牌Volgo Caffè也开放加盟。
在企业咖啡服务板块,太平洋咖啡也与中粮、平安信托、绿地集团、恒生银行等30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
截至2017年,太平洋咖啡在全球开出近500家门店,已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
但在快速增长的国内咖啡市场,由于咖啡品牌竞争激烈,涌现了越来越多诸如瑞幸、Manner等咖啡品牌,太平洋咖啡的市占率却不算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太平洋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2.5%,相比上一年仅增长0.2%。
2018年,太平洋咖啡开始寻求转型,进入了竞争激烈的茶饮赛道,推出了全新产品线“太茶”,在上海新业坊开出独立门店;同年12月,太平洋咖啡推出的精品咖啡品牌BREW BAR在深圳湾万象城开业。
从大众点评来看,BREW BAR目前在深圳只剩欢乐海岸一家门店,而太茶,也在深圳激烈的茶饮竞争里,销声匿迹。
截至2020年,太平洋咖啡市场占有率已经排在了星巴克、瑞幸、Costa后面,市占率仅为1.7%。
门店布局并未跟随华润的商业项目
布局以广东市场为主,转型效果不佳
从太平洋咖啡近些年的布局来看,能发现太平洋咖啡有以下特点。
1、门店布局并未跟随华润的商业项目。
尽管太平洋咖啡是华润旗下唯一连锁咖啡品牌,但太平洋咖啡的布局并未跟随华润的商业项目。
笔者根据一点万象APP和大众点评发现,目前华润在营的86个商业项目中,仅有重庆万象城、青岛万象城、深圳万象城、无锡万象城这四个商业项目里有太平洋咖啡。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咖啡曾经的老对手星巴克,倒是华润项目的“常客”。
来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感觉华润本身也没有重点在推这个品牌。
2、布局以广东市场为主,在其它地区影响力较弱。
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显示,目前太平洋咖啡在52个城市都布局有门店,在营门店数量为214家。
品牌整体布局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主,太平洋咖啡在广东省有72家门店,上海市24家,北京市21家,辽宁省14家,陕西省13家,其他省份的门店数量仅为个位数,影响力有限。
此外,太平洋咖啡近2年关店严重,市占率也在不断下降。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显示,太平洋咖啡的门店数量已经从2020年的443家下降为如今的214家。
3、竞争压力大,转型效果不佳。
还有一点就是,太平洋咖啡的竞争压力很大。
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但这一赛道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玩家,比如瑞幸咖啡、M Stand、KUDDO、Manner等等。
另一方面是,咖啡品牌的竞争对手也不再只是同赛道的咖啡品牌,还有各种跨界来咖啡赛道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茶饮品牌,“茶咖混战”倾向越来越明显。比如奈雪的茶,茶颜悦色推出“鸳央咖啡”,太平洋咖啡也开发了茶饮线“太茶”等。
而太平洋咖啡的转型效果也并不佳,精品咖啡和茶饮线并未形成其新的增长点。
走在转型路上
太平洋咖啡还需更多作为
近些年的太平洋咖啡,总感觉给人一种“声量”较小、“圈地自封”的感觉,既没有像瑞幸一样频频推出爆款单品为品牌发声,也没有像星巴克以密集铺开的店面来抢占消费者的眼球。
从价位来看,太平洋咖啡约30元/杯的价格,已经属于精品贵价区间,同等价位的还有星巴克、M Stand、Costa等品牌,高性价比的咖啡品牌也有瑞幸、Manner、麦咖啡等品牌。
太平洋咖啡的价格本身并不占优势,在这个价位甚至以下可替代的品牌也有很多。
从大众点评来看,太平洋咖啡的评价并不高,深圳门店的评分基本都不到4分。
笔者看到太平洋咖啡的官网,也都是介绍加盟信息,还以为进到了盗版网页。
不过对于餐饮品牌而言,疫情也占有很大因素。
今年,在品牌成立30周年之际,太平洋咖啡宣布要对品牌、产品、门店、服务等多维度进行升级。
显然走在转型路上,太平洋咖啡还需要更多作为。
日前,太平洋咖啡推出的新的品牌定位——高性价比的精品咖啡品牌,突入精品咖啡领域,要将做精品咖啡的小众独立咖啡馆进行连锁化拓展。
6月4日,太平洋咖啡旗下茶饮品牌“太茶”广州天河北路店正式开业。至此,太平洋咖啡已在国内布局两家太茶门店。
近日,太平洋咖啡旗下全新精品咖啡空间——Brew Bar在深圳湾万象城正式亮相。该品牌也是继北京国贸店之后,在深圳的首次亮相。
2021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中国咖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关键词:歪咖啡 Y COFFEE咖啡行业 2021年12月23日
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