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向外走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为“餐饮红鹰奖上榜品牌直播季”期间,以《如何用好非遗美食赋予老字号新生命》为主题的直播对话实录,红餐网整编发布,有删减。
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红餐网旗下MCN红动食刻通过主题策划,在线上承接中国餐饮红鹰奖的话题热度,正式推出了《餐饮红鹰奖上榜品牌直播季》,通过陆续邀请获奖餐饮企业代表、餐饮供应链代表以及专家达人登录直播间,把获奖餐饮企业的成功经验、餐饮供应链的协同共创,以及专家达人的最新洞察分享出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本季第二期直播中,我们邀请到老绥元餐饮董事长李翠萍和海亮品牌说主理人林海亮,一起在直播间深度探讨“如何用好非遗美食赋予老字号新生命”。
本期嘉宾介绍
樊宁
红餐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和经济学双学士,澳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近年来专注于餐饮产业研究及品牌营销服务,连续多年参与《中国餐饮发展报告》的编审工作。
李翠萍
老绥元餐饮董事长
现任中国饭店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烹饪协会理事、中国烹饪协会民族餐饮旅游委员会副主席、内蒙古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内蒙古名小吃专业委员会主任。1988年创办老绥元烧麦,现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设品牌连锁门店140多家,正在由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过渡。“一笼烧麦,一座城”,李翠萍全力推动内蒙古的拳头产品羊肉烧麦,打造一个年产值几百亿的大产业。
林海亮
海亮品牌说主理人、值得咨询创始合伙人
餐饮新锐IP,全网餐饮垂类粉丝超50万,播放量超过2亿。品牌战略专家与天使投资人,从事品牌咨询服务22年,累计咨询服务品牌100+,市值过千亿,深度参与4家A股和5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的品牌策划与投资。海亮也是畅销书作家,出版品牌实战专著两本《借势》和《区域品牌打造五环方法论》,累计销售超过10w+。
01.
如何用好非遗老字号的牌匾助力品牌发展?
在当今商业世界中,非遗老字号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成为品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老字号,既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餐饮企业应深入挖掘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作为品牌的文化根基。老绥元,便是一个用非遗老字号牌匾助力品牌建设的生动例子。
李翠萍介绍道,老绥元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烧麦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记载。内蒙古的羊肉烧麦不仅具有文化传承价值,还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地域文化,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完美结合。
老绥元的羊肉烧麦,沿用了当地食材,保持了羊肉烧麦“原汁原味”的内蒙味道。此外,老绥元还注重技艺传承,培养非遗传承人。李翠萍在创业起步后,便察觉到羊肉烧麦的制作技术具有传承价值,于是在培养传承人方面狠下功夫。她还为此开辟了烧麦技法传承展示,向消费者展示烧麦制作方式,带领非遗传承烧麦师通过各种活动向全国展示内蒙古美食,进一步传播了内蒙古的地域文化和美食魅力。
经过三十六年的发展,老绥元在北京、上海、深圳、呼和浩特、包头等20多个城市开设品牌连锁门店140多家,目前正在由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过渡。
李翠萍说,自己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品牌文化,将非遗老字号的传承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技艺和文化价值传承下去,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接着,林海亮则从品牌打造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老字号和老店能够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衰,根源在于记忆,其中大多是由非遗传承而来,从默默无闻的小店到获得消费者认可,最终形成品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品牌打造的过程。
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也可能带来包袱,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历史资产可能会束缚其前行。这类品牌中发展情况较好的大部分是基于优质食材,分为本土食材、地标性食材、带有非遗传承的食材三个层次。经过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沉淀与自身经营完美融合,就能找到品牌的魂或文化脉络。
樊宁总结道,老字号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新挑战时,不应过分埋怨外部环境。老字号历经多个周期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若遇到短期困难就将历史积淀视为包袱,这种做法确实比较武断。无论是新品牌还是老字号,都有自己的历史积淀,每个品牌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盘点自己的历史文化资产积淀,不断丰富自身品牌价值。
02.
区域品牌全国化过程中,
如何平衡守正创新?
在区域特色美食迈向跨区域发展的征程中,诸多挑战交织呈现。
李翠萍以自身经历为例,疫情之前老绥元于深圳、上海开设直营店,后因团队管理不善等只能无奈关闭。有了这个教训,对于跨区域拓展业务,老绥元变得更加谨慎了。
她得出的结论是,如今美食融合时代下,地域差异已不再是关键决定因素,应适应市场变化结合当地口味调整产品进行创新,根据不同地域消费人群的痛点,做好产品研发和规划,并融合当地文化进行营销,如此方能在外地市场站稳脚跟。例如,区别于呼和浩特,当店铺位于一线城市时,老绥元会根据当地消费人群的痛点,对产品的食材结构、配料及数量进行调整。
针对老绥元的这段经历,林海亮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非遗美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水土也出一方美食,这对于餐饮经营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老店通常呈现规模极大或极小两种状态,在向外拓展时皆易陷入困境。 规模小的店铺,如家族传承的小店,往往缺乏组织力。非遗传承的小店又将秘方视作立命之本,趋于封闭,推广难度较大,难以向外拓展。规模相对大一些的店,以老绥元为例,若单独成店,在内蒙古可作为类似快餐的模式经营。然而走更大门店模型路线时,若依旧秉持原来的经营思路、策略与产品结构进入新市场,一般都会难以适应新市场。
海亮建议,可以选择在大本营做精做扎实,比如先把呼和浩特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将烧麦文化挖掘、品牌塑造到团队组织打造都做到足够出色,再考虑向外拓展。综合来说,老字号或非遗传承在向外拓展时,一定要先做好准备,明晰战略规划。
樊宁进一步表示,在跨区域发展时,很多区域特色品牌和非遗老字号大致有“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两种思路与方向,但许多品牌在选择门店模型或扩张方式时,未能充分考量战略、组织力以及供应链等问题,造成了品牌在跨区域发展中付出代价、交了“学费”。
综上所述,区域特色美食的跨区域发展需要深思熟虑,在战略定位、团队建设、产品创新、文化融合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皆应审慎决策,持续探索与改进。
03.
非遗老字号在新媒体营销上应怎么做?
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非遗老字号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将代表“传统”的非遗老字号与代表“现代”的新媒体完美结合,激发非遗“老”字号的“新”活力?
短视频推广、直播带货等形式兴起以后,很多餐饮品牌入局并取得了成果。老绥元也不例外,做了自己的官方短视频账号。
近年来,餐饮创始人做IP开始变得流行,李翠萍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作为非遗老字号餐饮品牌的创始人兼代言人,她开启了个人IP的打造之旅,历经数月尝试,虽然粉丝数量尚不算多,但也收获良多。
不少人看到她的视频后,开始了解老绥元和内蒙古烧麦,并到店打卡。李翠萍感悟道,IP打造既要确保内容富有吸引力,又需顾及自身形象,自己会多向其他在IP塑造上有杰出成绩的企业创始人学习,持续精进个人IP的打造。
海亮作为头部餐饮垂类IP,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指出,“本真”二字是打造个人IP关键。非遗老字号的企业家打造IP时,应保持本真,不刻意表演,展现自然状态。因为创始人或老板最清楚企业文化的底层逻辑、价值观以及使命愿景等。
创作上,可以通过第三视角捕捉出镜人的状态,结合热点选题库,以此解决创始人IP的本真问题。他认为,走本真路线,即时性地展现自我,观众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感,才会更愿意了解、接受、支持和传承非遗老字号。
04.
非遗老字号未来如何发展?
非遗老字号餐企,是中国餐饮不可再生的宝藏,值得深度挖掘和推广。一方面,非遗老字号是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为中国餐饮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老字号通常凝聚着一批对传统技艺充满热情的专业人才。
正如李翠萍一行人秉持“一群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信念,将传统美食技艺不断传承下去,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