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外婆家旗下专为高端物业打造的品牌——金牌外婆家将正式入驻广州天环广场。这也是华南地区的首家金牌外婆家。
金牌外婆家创立于2013年,是外婆家发展15年来的诚意之作。相较于外婆家,金牌外婆家则是将此“家”,此“味”再次升华,下面新店商带大家一探究竟。
图片来源:金牌外婆家官微
创立:与高端物业合作中产生
如果说外婆家是那常在心头回味的味道,那么金牌外婆家则是将此“家”、此“味”再次升华。金牌外婆家方面表示,与其它餐饮集团的副牌不同,金牌外婆家创立是在与高端物业的合作中产生。双方在沟通过程中,不谋而合地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中高端餐饮品牌。
于定位而言,金牌外婆家在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相对商务和高端,门店选址分布在优质商圈的高端物业内,消费群定位为中高端商务人群,人均消费约为100元到120元。金牌外婆家方面表示,这样的定位,正是要跟传统外婆家的低价大众消费群体形成差异,扩大消费群。
金牌外婆家广州天环店(图片来源:赢商网)
菜品:部分造型可与工艺品媲美
相较于外婆家,无论是餐厅环境的营造、菜品,还是服务,金牌外婆家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传统外婆家门店装修相对更具江南特色,而金牌外婆家门店更为时尚简约。广州天环广场门店面积为596平方米,设有60张桌子,238个座位。门店装修由知名设计师操刀设计,以黑色为主调,大量采用了厚重的金属架构,装修更为前卫大气。
再者,虽然两者都是主打杭帮菜系,但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金牌外婆家的菜品不仅更加精致,而且在不断寻根杭帮菜的过程中,把更多江南元素融入环境和菜品中。金牌外婆家菜品讲究造型,甚至有人认为部分特色菜的造型可以与工艺品相媲美。
图片来源:赢商网
经营:抓准定位,重视互联网思维
尽管金牌外婆家店内卖的是上好的菜品,但它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菜品本身,还是跨越菜品以外的无形附加价值——顾客就餐的体验。因为保留顾客,有时比获得顾客更重要,尤其对于重复性消费的外婆家品牌而言。
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基本经营思路强调对长期顾客的关注,这在它的定位和整个经营策略上都表现的比较充分。对于运营,金牌外婆家方面表示,传统餐饮行业也需要与时代接轨,互联网思维非常重要。“抓准自身的定位后,结合时下新媒体平台,与客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打通线上线下的资源,从而把握客人的消费心理。”
而金牌外婆家能稳步实现连锁扩张,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顾客体验至上”的理念。目前,金牌外婆一共设有6间门店,分别分布在北京、上海、无锡、成都以及广州。其中,上海设有2间门店,分别设在上海国金中心和iapm环贸广场;北京、广州、成都和无锡各设有1间门店,北京店位于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州店位于天环广场,成都店位于IFS国际金融中心,无锡店位于恒隆广场。
金牌外婆家方面表示,未来,品牌的拓展仍然会着高端物业设立而继续开展新门店。
主牌与副牌发展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1998年成立的外婆家几乎是正宗杭帮菜的代名词,60元以内的客单价,以高性价比和排队营销著称。但是,在一个全民“喜新厌旧”的年代,餐饮业的升级换代却成为了一道考题。是单品牌不断优化升级做加法,还是多品牌各辟战线做乘法,这是两个泾渭分明的选项。作为快时尚餐厅的代表品牌,外婆家的选择是后者。近年来,多品牌战略也是其发展的重头戏。
的确,和新开创的品牌相比,外婆家做副牌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产品研发体系相对成熟,而且有成熟的店面和客群来做口味评测。近年来,多品牌战略也是外婆家集团发展的重头戏。
图片来源:赢商网
目前,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旗下拥有外婆家、指福门、第二乐章、炉鱼、锅小二、金牌外婆家、宴西湖、动手吧、蒸年青、锅殿、你别走11个品牌。旗下品牌众多,但各有特色。不同副牌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菜系。
图片来源:赢商网
金牌外婆家方面表示,在成熟餐饮品牌旗下打造另外一个新品牌,主牌与副牌的发展既互为补充,又相辅相成。“外婆家作为一个成熟的餐饮品牌,各副牌以外婆家作为基础,可以为各副牌输入大量养分,同时子品牌也能为主品牌提供新鲜血液,两者是共同进步的。”
图片来源:赢商网
外婆家经过18年的发展,结合行业趋势,制定三角发展战略:
1、造副牌。外婆家的副牌战略,是行业的典范。
2、走出去。外婆家己进军海外,将在美国等开店。
3、引进来。吴国平引进日本米其林上榜餐厅哺哺拉面,这种做法具有趋势性。
8月广东商业地产大事连连,万科对印力的收购引发市场对万科管理层“退出”出路的猜测,给万科股权之争平添更多不确定性。
8月12日,外婆家旗下专为高端物业打造的品牌——金牌外婆家将正式入驻广州天环广场。这也是华南地区的首家金牌外婆家。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餐饮企业绿茶集团的上市申请材料处于“失效”状态,这已经是绿茶第三次递表、第二次通过聆讯后招股书失效。
不论是正餐快餐化还是纯中式快餐都需要在满足这个顾客需求上推出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才能殊途同归、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越来越多的餐企试图成为平台,从原先单品牌、多门店的连锁式扩张,进阶到重塑供应链并向行业开放,与同时组建多品牌矩阵的平台式经营模式。
在极受重视的中国市场,星巴克销售额不仅下滑超过两位数且与市场预期的差距不小,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瑞幸和其他咖啡品牌的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