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房企公司债“零发行” 下半年兑付考验将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斌   2017-03-01 11:11

核心提示:2月房企公司债出现了罕见的“零发行”局面。作为交易所信用债的最大发行主体,房企公司债发行骤降,直接导致公司债发行量的大幅下滑。

  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紧箍咒还在收紧,且短期内难见放松态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月份房地产企业公司债出现了罕见的“零发行”局面。作为交易所信用债的最大发行主体,房企公司债发行骤降,直接导致公司债发行量的大幅下滑。2月,交易所公司债总发行量仅272亿元,较去年同期(彼时还有春节因素)的827.62亿元,同比下滑了67.2%。

  监管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念起“紧箍咒”的。

  2016年10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试行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将房地产企业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和风险类。文件威力快速显现:2016年11月初至2017年2月末,房企公司债仅发行30只,规模158.5亿元,较此前4个月的249只和3055.45亿元骤减。

  此消彼长,房企纷纷转向海外融资。海通证券2月27日研报称,在美元地产企业海外发债升温,2017年以来内地房企共成功发行海外债券13只,累计金额46.4亿美元。这一数据已是2016年1-2月份10.57亿美元的4倍多。

  “能到海外发债的地产公司毕竟是少数,交易所公司债大门一关,资质差一些的地产公司,接下来压力会很大。”北京一位券商公司债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去年11月起“零审批”

  海通证券2月28日研报称:自2016年11月以来,即便是符合分类监管的要求,申报的地产公司债也未有一例获准发行。

  但Wind数据显示,2016年11月共有18只房企公司债发行,总规模为120.6亿元,较10月的40只、411.30亿元大幅减少;2017年1月,亦有6只房企公司债发行,金额32.4亿元。

  对此,海通证券解释,2017年1月发行的地产公司债均是在很早以前拿到的发行批文,比如2017年1月19日发行的“17金旗01”,实为发行人2015年11月获准发行的25亿元公司债,分期发行,而这期公司债是第二期。

  自去年11月以来,房企公司债审批有过一次“曙光乍现”。

  2月13日,金隅股份发布公告称,证监会核准该公司发行金额不超过40亿元小公募。随后,有媒体报道称这是“证监会时隔3个月再次放行房企公司债”,但随后被后续报道否认,理由则是:金隅股份被归为建筑和建材行业,而非房地产行业。

  “实际上金隅是去年5月申报的,前段时间才拿到证监会批文,最初申报的是50亿,最后批了40亿。”前述北京券商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监管部门的审慎。”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证监会放行金隅股份,对地产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利好。

  “金隅营业收入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地产销售,超过40%,2016年半年报时甚至超过了50%,具备较强的地产行业属性,而这次募集资金也有利于金隅的流动性补充。”北京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金隅股份并未发行这只债券。

  “金隅是个大公司,对发行利率比较敏感,可能最近市场不太好,就没发;但现在交易所也卡得严格,不想让市场上供应太多房地产的债,也可能是金隅想发但没发出来。”北京一位券商信用债人士对记者分析称。

  海通证券认为,金隅股份事件一方面说明证监会仍未放开公司债闸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对地产发债的担忧情绪;从审核进展缓慢这一表现来看,短期内地产债券融资紧张局面难以转向。

  下半年考验将至

  自2015年证监会革新公司债以来,房地产企业成为此轮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总发行量已过万亿元,且享受了近两年公司债带来的低成本红利。但当公司债急刹车,房企将面临挑战,市场亦需防范违约风险。

  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报告《债务规模刚性压力下的结构转换与风险释放》称,截至2017年2月13日,房企公开债务存续规模为8116亿元,2017年下半年到期的债务规模将显著增长,从上半年的92亿元迅速攀升至581亿元,并于2018年下半年(1884亿元)和2019年(全年2747亿元)迎来大规模到期兑付。

  该报告称,届时房企再融资能力将经受考验,其中部分AA级别的民营房企信用质量相对较弱,或将导致部分销售回款能力较弱以及债务结构偏短期的房企面临流动性压力,甚至可能发生兑付风险。

  “因为去年吃得饱,上半年房企扛得住;下半年才是考验能力的时候。”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对记者表示,目前房市交易情绪不高,“当前新房以价换量,基本是板块平均水平,因为价格实惠还有人买账,不过去化速度明显不如以前”,目前一线城市库存整体不高,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刚刚有起色,“如果市场被一二线城市降温倒拖下来,情况就不太妙了。”

  “哪些房企有风险?我觉得是2015年-2016年高价拿地较多的房企。”卢文曦说,“其他房企暂时没有特别大的风险。”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斌,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