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W
很久没有这般心动,
那种,扑通、扑通、扑通扑通的心动。
不是因为某个女孩子,
而是一杯咖啡。
当瑞幸用外卖、上市、生椰拿铁让咖啡市场再度升温之时,Manner却在这个月一杯“香蕉拿铁”躁动着消费者的心。
没有“YYDS”、“售罄断货”等标语式的宣讲,只是几个一反常规的画面,就让人充满期待。
图片来自 Manner Coffee(需求面积:20-40平方米)公众号
梵高与《夜晚的咖啡馆》、塞尚与《咖啡壶边的女人》,从19世纪开始,咖啡就与艺术做了捆绑。
直到现在,人们在谈论咖啡时,仍然会将其与生活的惬意、情感的失落无限关联,咖啡在饮品属性以外,还有一层精神寄托。
当Manner在决定推出香蕉拿铁时,我想如果他们仅仅是简单的告知选料的精美、口味的独特,反响也并不会如此热烈,令人神往。
图片来自 Manner Coffee公众号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这一次Manner做到了。
在翻看他们那篇推文时,有读者留言:“偶然的机会,在喝Manner的澳白时,因为很饿,一边吃香蕉一边喝咖啡,竟然觉得很搭。”
图片来自 Manner Coffee公众号
就是这种生活的原型,无意间被咖啡馆碰巧式的研发为产品。再经过波普艺术(一种源于商业美术的艺术风格)的修饰,巧妙的将咖啡的价值进行升华。
此时,吸引消费者冲动的,已不再是咖啡的低价促销,而是对生活的憧憬。
这才是,咖啡作为精神寄托的本质意义。
咖啡的近亲——珍珠奶茶,同样出生市井,也一样作为大众群体生活中的“快乐水”,但在这几年,却因为过度的营销与创意,渐渐失去了应有的神采。
如今,能唤起大多数人去消费一杯奶茶的动力,
往往来自于:
排队2小时,一杯难求
促销大奉送、买一送一
网红打卡、热力推荐
……
没有什么过错。但,却感觉只是被某种力量所推动,远没有“我好想喝,好久没喝”那种本能上的冲动。
那种冲动,更为珍贵。
这是四川德阳的一家奶茶店,在这里,我又再次看到了奶茶应有的样子。
店面上下两层加外摆约700㎡左右,吸引我的是店内外有许多非奶茶主力消费人群。20多岁的女生与50岁左右的妈妈,40岁的中年大叔,在这里人手一杯奶茶,享受着那天并不充足的阳光。
在四川,茶馆随处可见。
一个盖碗、三五朋友,再配合“老板掺茶”的本地方言,就能消散一个午后。
而如今,这样的场景被搬至奶茶店,而且是在四川这种茶馆文化久远的区域,我们有理由感动,感动奶茶那应有的市井之气还保留着,并成为一群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2017年,我在佛山采访,随手拍下了这张照片,一直保存于手机。
喝茶、聊天、玩手游,就是这种生活常态的情景,让我看到了奶茶店应有的样子,而非打卡拍照、坐坐就走。这也是我保存它直到现在的内因。
那天和品牌老板聊过,他说来的主要是周边的年轻人,往往在8点以后,会陆续而来,这也使得他们的打烊时间常持续至23:00以后。
今年9月,我和同事去了趟长沙五一广场,在当地的妈妈茶、喜茶的店铺内逛了一圈。令我感动的是,两层楼的店面,一座难求。消费者和4年前佛山那家店面一样,将茶饮与生活紧密相关。而她那句“生活本该就是这样!”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写这篇文章前,曾听一位奶茶店老板说,近期花钱做推广,初期效果还好,不过也有瑕疵,是赔本赚吆喝。等到推广期结束,人流也散去。虽然有引流,但并未达到聚流的效果。
我问他,低价促销、流量推广后,你还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他一时语塞。
回想新茶饮的最初,不同形态、风格的店面层出不穷,各种口感、搭配的创意饮品接踵而至,那些具有创造精神、对自己严苛要求并坚持的品牌,在这一波风潮中沉淀,并成为当下的佼佼者。
但我们有些遗憾,在新茶饮的第6年,这种创造不再频繁或惊艳。我们更习惯去总结那些成功品牌的成功经验,然后去跟随,在变成他们的路上,逐渐迷失自己,然后掉队、走丢,甚至退出舞台。
翻开回忆的相册,以艺术之名的咖啡、人头攒动的茶饮店,已将饮品的真实面目,勾描得很清晰。
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让他们心动的饮品价格,更需要一杯能为其创造生活幻想的饮品,这些才能让奶茶店花了本钱得来的流量,持续久一点,再久一点。
下一篇: 环球影城启示录:重塑中国主题乐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