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也要做预制菜了?有预制菜上市企业股价单日涨幅近30%

食评方   2023-11-24 17:05

核心提示:预制菜在C端消费群体“不太受欢迎”,但并不妨碍预制菜的光明“钱途”。

在前两天,一家叫“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马家厨房’)”成立的消息刷屏,主要就是因为马家厨房背后的全资股东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称“大井头”)大有来头,大井头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99.9%。

图片来源:企查查

值得一提的是,马家厨房的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此举,也被业界解读为马云有意进军预制菜产业。

11月24日,沉寂多日的预制菜概念异军突起,截至当日收盘,整个预制菜概念板块指数报1083.62点,涨幅达2.55%。这也给在“争议”中前行的预制菜再次注入新活力。

预制菜概念板块大涨

根据东方财富网归结的预制菜概念板块共有49家成分股。截至当日收盘,共有45家企业的股价呈现上涨态势,多家企业触及涨停,仅有4家企业股价微跌。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其中,盖世食品报收8.26元股,涨幅高达29.87%;国联水产报收5.42元/股,涨幅高达14.35%;惠发食品也触及涨停,报收9.43元/股,涨幅10.04%……

而在东方财富热榜中,益客食品飙升了4192名,增幅第二,名列332名;盖世食品飙升了4041名,名列108;味知香飙升了4004名,名列第291……此外,春雪食品、惠发食品、千味央厨等多家预制菜概念成分股都飙升了3000名以上,足见广大投资者和机构对预制菜的热情。

消息层面,除了马云成立新公司欲进军预制菜产业外,国联水产也在11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盒马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盒马每年进行一定的采购量,即5亿元/年,采购产品包括白对虾、虾滑、虾饼、小龙虾、牛蛙等预制菜类。并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原则上不少于3年)。

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也表示,盒马已是国联水产在C端的核心销售渠道之一。据国联水产披露,2021年、2022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与盒马业务合作金额分别为2696.23万元、4912.9万元和4180.5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0.6%、、0.96%和1.05%,增长态势明显。

圣农发展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塔斯汀一直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据媒体报道,塔斯汀刚宣布完成完成70亿元估值新一轮融资,本轮由红杉中国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跟投。来自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塔斯汀门店数量已经达到6127家。

千味央厨定增申请也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芜湖百福源食品加工建设项目和鹤壁百顺源食品加工建设项目(一期)、收购味宝食品80%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也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公司新产能已经投放了一半,剩余产能将随着实际经营需求逐步释放……

对于预制菜的火爆,大家也是颇为期待。川财证券曾在相关研报中指出,在行业政策扶持、冷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B端和C端消费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参与玩家将进一步布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而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未来,面米、蔬菜类将占据近五成份额,而肉禽类和水产类增速更高。

在争议中稳步前行

当下的预制菜在C端消费群体中确实“不太受欢迎”,但并不妨碍预制菜的光明“钱途”。

据信达证券发布的《2024年度策略报告》,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4196亿元,约80%来自B端,随着C端消费习惯变革,预制菜市场容量广阔。而从世界范围看,2021年预制菜在日、美两国渗透率超过60%,而中国只有10%~15%, 整体来看,中国预制菜市场增长潜力较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而从企业层面看,广大预制菜企业大多都录得了不错的增长。

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惠发食品的中式菜肴实现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1.41%;味知香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92%;春雪食品的调理品实现营收3.09亿元(2022年同期为3.37亿元),占比也从47.98%下降至42.96%;安井食品的速冻预制菜肴制品实现营收31.09亿元,同比增长47.46%;而未单独披露预制菜业务经营表现的龙大美食也公开表示,公司预制菜规模年初目标为18亿元,前三季度已完成80%以上,主营占比提升至14.93%……

而对于预制菜的争议,一方面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比如味知香就曾公开表示,很多人认为预制菜是料理包,这不是公司生产的范围,公司主要生产即烹类型的半成品菜,基本是生食。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消费者是在“被动”消费预制菜。尤其是在外出就餐或者一些团餐消费场景中,预制菜的占比相对会更高,但目前尚无规定商家有义务或者主动告知消费者其选择的菜品是否为预制菜,所以很多消费者即便消费了预制菜自己也未必知道。

因此,要想保证预制菜稳步迈入万亿规模,各大龙头企业除了在产业端持续加码之外,还是应该积极推动相关行业标准,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更完善的市场和消费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为预制菜的“加速狂奔”保驾护航。

END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食评方,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