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告知≠认知 多少餐饮人将死于“单相思”?

餐饮老板内参 闫太然   2016-01-07 15:16
核心提示:分析个中原因会发现,很多餐饮人忽略了新时代传播规律的变化,继续采取旧时代的“告白”方式,使得自己的“告知”无法到达顾客心智,形成清晰的“认知”,最终成了“单相思”。

  世上万事,不过脱单、脱贫、脱脂。

  细细想来,这段高浓缩时代鸡汤,同样适用于餐饮业。

  脱单,释放品牌荷尔蒙,让更多的顾客认识你,爱上你,消费你。

  脱脂,定焦点,减冗余,降成本,练就跑马拉松的体魄,跟得上魔变的时代。

  脱贫,无需解释,盈利是一切商业的靶心。如若脱单、脱脂,脱贫不过是顺道的事。

  所以,在2016开年,内参陪你唠唠餐饮脱单、脱脂的那些事儿。

  先说脱单。

  2013年以来,“最低谷”、“倒闭潮”成为餐饮业的高频词汇。

  洗牌模式远未终结。不出意外,2016年仍会有大批餐厅出局。

  和往年不同的是,以前淘汰的多为没经过历练的“餐饮小白”、盲目闯入的“餐饮黑客”;2016,很多不适应新时代的餐饮“老炮儿”,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让“老炮儿”们最为郁闷的是,产品没问题、经营没问题,也投入了宣传,但客流却总也上不去,生意日渐在恶化。

  分析个中原因会发现,很多餐饮人忽略了新时代传播规律的变化,继续采取旧时代的“告白”方式,使得自己的“告知”无法到达顾客心智,形成清晰的“认知”,最终成了“单相思”。

  秘密配方失效,餐饮江湖已乱

  餐饮竞争比什么?在2013年之前,无非老三样:产品、环境、服务,如今,一大批产品好,环境好,服务好的饭店却开始举步维艰,面临聚客难题。

  比如河南的一家知名中餐厅,在高端餐饮云端折翼后,改打中低端大众消费,在餐厅内部大换血:环境高逼格,格调快时尚,客单从百元左右降到二三十元,上菜速度飞快,各种贴心免费。

  转型后,这家餐厅在报纸、电台等媒体上做了不少广告,然而聚客效果不理想,有限的客流量根本支撑不住较低的客单价……

  分析原因,一些客人表示,这家餐厅门头没变招牌没变,给人的直觉依然是高端、贵,如果不是走进来过,根本不敢相信改成大众消费了。

  “客流上不来,首先是多数人一看门头就被吓住了;虽然做了大量宣传投入,但传播方式没有跟上时代,现在通过硬广制造认知的可能性已大大衰减”。行业观察者申先生表示。

  如果说从高冷“白富美”变身亲民“小屌丝”,戏份跨度大,天然难以取信于人,那么一出手就打品质牌却依然失败的案例更值得餐饮人深思:

  在我们身边,不少餐厅在出品上狠下功夫,食材、厨具都选最好的,打出“纯天然”、“绿色”、“养生”等健康概念,但因没有具体的认知措施,缺乏可信的细节印证,根本无法取得顾客的认可,现在只能艰苦支撑。

  告知认知分离,推广陷入窘境

  告知与认知的分离窘境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餐饮人。

  比如麦当劳(需求面积:200-350平方米)、肯德基。核心产品炸鸡、汉堡等被扣上垃圾食品帽子,而速成鸡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使得麦肯再怎么强调标准化、安全化,每年花费巨资在央视、卫视投入品牌宣传,也难以撼动在中国消费者中形成的已有认知。

  中国前30多年,商业社会对诚信肆无忌惮的践踏,以及过度营销带来的虚假宣传,已经让消费者对任何传播都持怀疑态度,直接造成“传播悖论”,即告知与认知分离——不管谁说、说什么,消费者都不相信。

  麦肯远在国外的总部决定传播策略,而中国与国外诚信语境不一、传播环境也差异巨大,种种错位之下,麦肯的宣传推广已脱离中国实际。

  不独餐饮,食品、快消品行业也在遭遇类似考验。

  著名的恒大冰泉,2014年曾20天砸了13亿广告,但由于只做了告知,没有在认知上下工夫,2014年全年只卖了10.9亿。当然,如此业绩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没有看到眼下产生的告知与认知分离悖论,是其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家上市公司推出的“生态肉”,投入几千万的宣传,但愿意为高价生态肉买单的消费者远未达到预期。原因是什么?“生态”是个很模糊的概念,需要N个细节去支撑,很难找到可以量化、体验化的小切口,宣传也就停留在了告知层面。

  餐饮竞争升级,消费心智战开启

  商业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所以,商业与传播密切相关。

  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品牌传播提出很大难题。

  任何企业想进行传播,都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因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在产品、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在基础实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谁先抢占顾客心智,谁就将赢得市场。

  在80%的内力比拼中,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是“攻心战”——即品牌与消费者的认知沟通战。

  在这方面,一批餐饮人已率先开打心智战,让自己进化为传播的信息源。

  互联网派

  比如黄太吉、雕爷牛腩(需求面积:250-350平方米)们,先不说能火多久,但他们赢得公众关注度的能力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品牌的创始人深谙这个时代的传播之道,擅长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让品牌声名鹊起。

  产品主义派

  比如巴奴和一加一,他们能回到基本面,牢筑产品根基,又能上升到价值观,创始人就是“首席品牌传播官”,无论是裸聊“产品主义”还是认知从娃娃抓起,举办面食吉尼斯大赛,无不起到在认知层面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互动的作用。

  就像一位餐饮人所说:“现在很多人说,巴奴的成功源自产品主义。产品主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相信产品主义,这才是巴奴成功的关键。”

  “有人说,把产品当做信仰就是匠心;我说,透过产品所触碰到并可传递的信息才是信仰的基点。佛像之所以被膜拜,和做工、材质无关。”

  在餐饮人张先生看来,“产品力”竞争之后,抓取顾客心智资源的“营销”战将愈演愈烈。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意识不到信息时代传播规律的变化,解不开告知与认知分离困境,即便产品过硬,也很容易陷入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总结来看,3类企业需要当心: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死守好吃就是硬道理的;

  认同传播的重要性,但传播标的和传播手段不对路的;

  大投入舍不得,小投入又把握不准认知,宣传多无效的。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餐饮老板内参 闫太然,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