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其中,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共计7条。
01
涉及疫情、外卖、融资等
针对单一行业给予专项指导
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餐饮行业这两年受到的重创不小,尤其是刚过去的2021年, 疫情反扑、客流锐减、营业额下跌、关店潮不断,全国餐饮人都在高压下艰难求生。
餐饮是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需要稳定“基本盘”。从7条政策可见,统统都是利好,而且非常细化,针对疫情常态化、外卖佣金、金融、保险等均有涉及,针对性很强。针对单一行业给出了专项指导。
02
内参解读:
各项政策直击“成本压力”
餐饮业是涉及民生保障的基础行业,多年来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压力,食材、人工、房租各项成本不断上涨,利润持续下降。在这一政策中,多项措施直指餐饮人最关注的“成本压力”。其中提出了7项针对餐饮业纾困的扶持措施。我们一一来看。
内参解读: 餐饮作为“入口”行业,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更为敏感。过去一年的“抗疫”中,餐饮、食品企业集中爆发疫情的事件不少。这一政策要求餐饮企业内部绷紧弦,加强疫情防控管理投入,同时,也从政策上缓解成本压力,给予鼓励。
作为餐饮人,应该如何做?一方面,“抗疫长线趋势”不可逆,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从内部优化运营效率来看,企业需要适应“多点突发”的疫情状态,灵活抗疫。最实际的做法是“培养通岗人才”, 让一线运营“船小好调头”,面对突发,可以根据疫情实际状况“及时收缩”。
对于利润并不高的餐饮行业来说,每一个成本都是一个重要的支出,能减轻一分成本负担,就多出了一分利润。在人力成本的补贴上,各地也陆续推出了一些相关政策。比如去年8月,湖南省商务厅就拨出1亿元纾困资金,用于住宿餐饮行业新增就业补贴,符合相关条件的住宿和餐饮企业、个体工商户可以到各市州商务部门申请。
此外,企业要综合评估抗风险能力:门店赚不赚钱?单店盈利模型是否完善?毛利多少、成本结构是否清晰?未来可复购能力强不强?别看眼前,要有长线思维。
内参解读: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可见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餐饮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加上疫情的反复,对线上外卖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这个板块作为“救命稻草”。
《政策》发布后,由于餐饮业中的小微商户占多数,这些商户对外卖佣金的感知最强,佣金费率与实际经营息息相关,因此这一消息引发很大反响。发改委的新举措,在短期内肯定会影响到平台的收益,但从长远看,好的生态一定是多方共赢,外卖平台与商家是鱼水关系,这一举措有利于外卖生态长期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服务费下调,内部竞争加剧,市场对外卖的要求也会更高,尤其体现在品质层面。从疫情之后的整体趋势来看,顾客对于餐饮的支付价格是在提高的,如何通过外卖传递品牌价值,如何触达顾客的心智?建议商家们加强自省,紧跟消费趋势,而不是被动吐槽。
比如安全锁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户使用;比如食安信息卡,也能很大程度提高用户的信赖度。在未来,这些举措会成为外卖的“基础配置”,同时,会有更多的定制化外卖诞生。
内参解读: 保民生,稳就业,餐饮先行。由于餐饮是人力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始终高居不下,是“一座大山”。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可大大缓解现金流压力,将流水用于更加急需的地方。
这一政策,对于连锁类型的企业有很大利好。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对于“人”的投入占据很大成本。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不久前坦言:“没想到2021比2020年更难,因为房租正常了、减免没了,员工又是满额发工资的。”可见,和疫情初发的2020年不同,过去的一年,三座大山的压力又回来了。
而且“三高一低”层面来看,食材成本全球上涨,这是不可逆的大趋势,房租成本也很难降,国家层面能快速做的,就是在人力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接下来就需要关注各省市在这个政策基础上,更具体的跟进措施。
内参解读: 现金流,是伴随疫情一直被提及的关键词,也是让诸多企业“闻风丧胆”的一大关键点。
降低贷款门槛其实是疫情以来一直在提倡的政策,但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依然有困难。由于规模小,议价能力弱,中小餐饮企业一方面是还钱的能力不如大企业,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不够规范化的地方,在传统金额体系中不属于优质稳定客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度极大。不过疫情初期的关键时刻,各个银行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都提供了个性化的贷款方案,比如光大银行联合美团点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提供一年期以内、额度最高1000万元(含)的信用贷款支持。
内参君并不鼓励所有餐饮企业都去拿银行贷款,除非是的确经营出现了暂时性的困难,现在撑不住了,有现金流的话,企业就能过这一关。如果利用贷款进行扩张,或许现在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海底捞、喜茶等头部企业相继爆出战略收缩动态,疫情常态化之下,稳住仍是最重要战略。
内参解读: 从创业成本的角度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太大,很多寻找项目的人“盘算”资金以后都纷纷打起退堂鼓来。而国家需要实体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创业成本和投入成本过高,不利于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策中能够看到“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这种针对小微企业的利好措施。比如去年12月份,哈尔滨市出台新政策,其中包括加大对住宿餐饮等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担保力度,简化担保手续,降低反担保要求。
另一方面,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数量巨大的小微企业虽然是餐饮行业的主体,但却是餐饮产业链中实力最弱的一支。保护小微就是稳就业、稳民生。创业者则可以主动关注当地政策,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条款,合理争取资源。
从去年各地政府的补贴力度来看,已经不如像疫情刚发生时期那般丰富和及时了,小餐饮企业能争取到的更多的帮助,则是通过担保支持,降低贷款补助的门槛。餐饮人也应该调整心态,不要躺平等待福利,而要自己主动争取。
内参解读: 这条政策有两个指向,一个是面向保险机构,一个是面向地方政府。从保险机构的角度来看,在疫情发生后各大机构也跟进了由疫情导致的企业经营中断相关险种,在此基础上,仍需要多科普,以及扩大保障责任和范围。
同时,政策也提倡地方政府给出更多支持。比如不久前顺德上线全国首个餐饮业保障险——“食都保”。涵盖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安全、新冠疫情导致营业损失三大风险领域。这一创新,突破了保险业既有保险范围,同时,地方政府与银联商务、各大保险机构鼎力合作,才有了这项政策。
这项政策的推进,不仅需要机构和地方的发力,内参君建议中小企业也要主动提高风险规划意识,通过财产保险公司等渠道,了解关于小微企业营业中断相关险种的具体信息,提前布局,为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投下更多保障。
内参解读: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9.3%)。针对政策最后一项“鼓励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或许会带动很多新兴行业和机会。
针对老人餐这一市场,目前仅有一些“社区老人食堂”等半公益性质的门店存在,少有专门为解决老年人餐饮需求经营的餐饮品牌,目前这一市场还处于蓝海阶段,竞争尚不激烈。若有优秀的餐饮创业团队针对老年人餐饮开发出优质的服务体验,预计可以成长为细分领域规模较大的龙头公司,其社会价值也会高于一般餐饮企业。
不过,老人的用餐需求,主要来自于自身不具备在家做饭或者临时性外部用餐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个群体会成为餐饮的主力消费人群,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针对老人的餐饮及周边服务会出现新的机会,这一点可以观望。
03
14部门联合发文
这一剂强心针稳了
2021年餐饮市场总值接近4.7万亿,已大体接近2019年的规模,行业已逐渐走出阴霾。尽管有动荡和波折,但餐饮行业表现出极大的韧性。
最近,头部品牌裁员的裁员、关店频发的消息。诸多媒体都在报道“新消费遇冷”的动向,而新消费里,餐饮又占据很大的一个板块。目前的市场,非常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一次,14部门联合发文,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国家给新消费“打了一剂强心针”,无论对资本、对从业者都给予希望。
老字号看不上新晋网红品牌、直营的品牌瞧不起加盟的品牌、正餐/中餐鄙视烧烤没有手艺......这并不是瞧不起,有时只是单纯的自我优越感。
在人的范畴下,道德是最大、最高的问题,它甚至高于品牌的顶层设计,这是一切战略问题和经营问题的评估尺度。
空间属品牌的第二产品,它更多是市场的产物,如此,实现效益是顺带的,空间存在的根本意义是通过空间构建及改革让顾客满意、解决市场需求。
面对广东餐饮协会的喊话,美团于4月13日回应,终于表态要和全国餐饮商户,面对面坐着,商量怎么改变目前外卖市场的平台和商户的零和竞争。
文和友被曝已于年前启动一轮大面积裁员,有部门被裁人数超60%以上,文和友模式在走出长沙、异地扩张后遭遇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