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表示,2021年房企离岸债到期量达到400亿美元的新高度;在高压力下,中小房企信用面临挑战,离岸再融资市场将在第一季度变得更加拥挤。
对于房企来说,融资渠道收紧在2017年已感受十分明显,由于多个融资渠道陆续受限大幅缩量,助推房企融资重新回归银行贷款和房地产信托。
“短短半年间,房地产融资环境就变得非常严峻。”在货币收紧大趋势下,房企各个融资渠道都受到限制,融资成本相比以前也上升了2-3个点。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正在60个城市上演,房子开始难卖了;金融去杠杆又加大了房地产融资的难度,掐断了一些融资渠道。
上海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366.9亿元,同比多增267.3亿元。其中,住房开发贷款增加203.4亿元,同比多增506.4亿元。
监管政策是风向标,但地产融资主要还是以实业和产业为本。在去年拿地成本一路飙升且全额保证金等政策出台之后,地产商经营思路会如何转换。
融资是房企的“七寸”,优秀的融资能力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保证盈利空间,也可以改善财务结构维持稳健运营,还能为转型提供“弹药”。
基金子公司净资本和风控指标指引等管理新规出台后,通道业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过程中若杠杆过高,则需要警惕风险。
依照典型的八年投资周期,世邦魏理仕预计2013-2016年间将有84只基金到期。分析显示,2015-2016年基金到期潮将达到顶峰,届时将有大约50只基金,总值达400亿美元的资产到期。
从新国十条、国八条,到2012年的“不动摇,不反复”,限购、限价、限贷相继出台,房地产连番上演调控戏码。万科、恒大等龙头房企购地面积出现下滑,但购地金额却整体增长,这意味着融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受房企资金链影响,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业内分析称,在此背景下,地产融资及重组政策 “松绑”意在为房企 “解渴”,以增加供应,保障自住型需求。
尽管市场风险在增加,但是对于仍未找到新增利润点的信托公司们,房地产信托仍不失为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尽管市场风险在增加,但是对于仍未找到新增利润点的信托公司们,房地产信托仍不失为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开发商入股银行,并非看中关联银行的融资便利,事实上,受制于银监会对于银行关联交易的管控,开发商入股银行后可获得的融资便利很有限。开发商看重的是,银行为其上下游企业做供应链融资的业务空间。
开发商入股银行,并非看中关联银行的融资便利,事实上,受制于银监会对于银行关联交易的管控,开发商入股银行后可获得的融资便利很有限。开发商看重的是,银行为其上下游企业做供应链融资的业务空间。
日前,平安银行投行条线旗下的“金橙俱乐部”,一举吸纳了40家信托公司成为会员,其中中融、中信、中诚、外贸、平安、中铁、新华等信托行业龙头均在列。
受制于内地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融资的相关限制依然未见明显松动,内地房地产企业依然有庞大的需求在寻求香港资本市场消化,香港,继续成为内房企融资的重要市场。
时至年底,相较于基金子公司向这类业务的加速冲刺,频频设立项目,信托公司反而“冷静”起来。这一对同行冤家看似“礼让”起来。
某论坛上,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远表示,房地产融资方式将多元化发展。REITs以及各种创新的融资渠道和工具将迅速发展。REITs对中国的商业地产来讲可能会是崭新的融资的大门。
尽管监管层没有明确表态房地产融资政策将调整,但近期的各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融资开闸基本已成定局。闸门或将从涉及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重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