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坚称无IPO计划 却频繁释放上市信号的背后

网易财经 作者:陈俊宏   2012-08-08 15:19
核心提示:分析人士认为,海底捞正在试水市场、舆论和投资机构等方面对其财务数据的反应,“这可以解读为一个信号,一个为IPO之路做舆论铺垫的信号”。不过,在近两年餐饮企业上市整体被否决的背景下,海底捞上市面临的最大障碍则是政府监管机构是否放行。

  一直以来,“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的海底捞(需求面积:800-1500平方米)总是尽量回避进军资本市场的话题,但是最近,其发源地四川省简阳市政府仍然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了海底捞正在筹备上市的计划。

  据来自简阳市政府的消息,海底捞已经成为当地政府今年全力支持上市的重点企业,截至目前,海底捞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辅导期。随后海底捞公关部负责人对记者否认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不过也意味深长地强调“至少今年没有这个计划”。

  分析人士认为,海底捞正在试水市场、舆论和投资机构等方面对其财务数据的反应,“这可以解读为一个信号,一个为IPO之路做舆论铺垫的信号”。不过,在近两年餐饮企业上市整体被否决的背景下,海底捞上市面临的最大障碍则是政府监管机构是否放行。

  政府全力推动上市 海底捞自己坚称“没有计划”

  被外界戏称为“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的火锅连锁店海底捞,一直以来都因其出色的服务而闻名。业内关于其即将上市的猜测也从未中断过,但海底捞方面的表态却一直是“暂时没有上市计划”。

  而最近,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爆料称,海底捞已经正式进军商业地产,正在简阳市一块商业用地上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这个迹象被外界解读为,进军商业地产是海底捞准备上市的一个信号。

  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萧宇嘉认为,“海底捞此举可以为其上市增添一些筹码,随着餐饮业利润率的不断下滑,海底捞也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其他的商业模式来拓宽企业自身的盈利渠道”。

  不过把海底捞仍然像以往一样否认了做地产跟上市之间的关系。海底捞公关负责人曹静只是表示,该商业地产只是用于原有店面的改建、扩建。但是简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却显示,该地块海底捞已于2011年开始动工,“将打造成海底捞在简阳市的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

  记者还发现,海底捞发源地四川省简阳市政府6月25日召开2012年培育企业上市工作专题会议透露,简阳市目前已有6家企业被省政府金融办列入重点改制上市企业,国光农化、帝王洁具、南格尔、海底捞4户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简阳市市委书记王宏斌更是直白的指出,简阳市今年企业上市,要努力做到“保一争三”。

  简阳市政府网站一份3月29日的稿件还透露“海底捞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2.46亿元,纳入简阳实际税收3800万元,现海底捞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辅导期,这些作为一家准备上市公司必须经历的事情,海底捞正在按程序推进,在外界看来海底捞的上市之路仿佛就在眼前。但是海底捞在公开层面却一直向外界坚称,海底捞目前还没有上市的计划。

  相比于以前的尽量回避,日前海底捞公关部负责人曹静对记者的说法出现了稍微的变化。曹静称,不清楚简阳市政府方面是从哪里得到的有关海底捞上市的有关情况,对于当地政府透露的信息海底捞难以置评,“海底捞起码在今年的公司计划中是没有上市计划的,至于未来有没有,那要看未来公司制定的发展计划”。

  去年净利润2.92亿元 海底捞期望上市成“护身符”

  多种迹象表明海底捞正在为上市做好准备,但为什么海底捞方面却一再否认公司有上市的打算呢?有不愿具名的天使投资人向记者分析指出,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服务,“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依靠服务的发展模式无法实现标准化,也就无法仅依靠资本扩张,它需要的是时间和人的积累,这显然不符合上市的规则”。

  据了解,其实海底捞创始人暨董事长张勇本身是不排斥上市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或许还有一丝期待。其本人曾在2011年初接受采访时明确表达了上市的意愿,称“上市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他也不否认意图借上市促使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最初是张勇和三个合作伙伴白手起家,目前在全国已经拥有超过60家直营店面。在研究者看来,真正使海底捞声名鹊起快速扩张的是其“顾客至上”的差异化服务理念,类似等待期间免费擦鞋这样的服务在中国其他的餐饮企业很难找到。

  《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作者、北大教授黄铁鹰被认为是最了解创始人张勇的外人之一, 据黄铁鹰回忆,张勇曾对其坦言,海底捞是一家“平民公司”,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背景,现在正在逐步做大,而且会越来越大。“生意越大,麻烦越多;如果我们是上市公司,碰到惹不起的人和麻烦,可能就多一层保护,至少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也会帮帮我们”。

  海底捞的财务数据曾经是个谜团,如今这个谜团也被解开。由于海底捞是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和邦股份在IPO申请过程中,海底捞的资产状况被和邦股份招股书“意外”曝光。

  和邦股份招股书显示,海底捞位列和邦股份第8大股东,入股占比0.57%。截止到2011年末海底捞的总资产为9.5亿,净资产为7.24亿,去年营业额达到22.46亿元,净利润为2.92亿。同时曝光的,还有海底捞略显神秘的股权结构。

  据披露,海底捞目前总股本为1.25亿股,第一大股东为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50%股份,静远投资由海底捞创始人暨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董事施永宏、董事舒萍和监事李海燕分别出资52%、16%、16%和16%。同时,张勇等4人还分别直接持有海底捞的25.5%、8%、8%和8%股权。因此,张勇合计持有海底捞51.5%股份。

  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海底捞作为这样庞大的一家企业,公布其财务数据的利弊不可能没有考虑到,“如果海底捞想要回避,会有很多办法。它之所以公布,本身有很有深意”。该分析师认为,借着财务数据公开,海底捞是在试水市场、舆论、投资机构等诸方面对其财务数据的反应。“这可以解读为一个信号,一个为IPO之路做舆论铺垫的信号”。

  餐饮企业上市遇阻 海底捞上市首需监管机构放行

  中国烹饪协会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海底捞迟迟没有选择上市,很有可能和中国餐饮企业上市数量很少有关。据悉,目前已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只有4家,分别是西安饮食、绵世股份、全聚德和湘鄂情,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餐饮企业也少的可怜。和海底捞同属火锅阵营的曾经的“火锅第一股”小肥羊也因百胜集团的收购而于去年在香港摘牌退市。

  海底捞的踟蹰不前似乎反应了中国目前餐饮企业上市的现状,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拟上市公司共计有265家通过,但是无论是A股还是H股,想上市的餐饮企业则全军覆没。目前最后一个登陆A股的餐饮企业湘鄂情至今已上市两年有余。

  近年来证监会和港交所均对餐饮企业的上市门槛进行了调整。去年中国证券监管层就提高了国内餐饮及加盟连锁企业IPO上市标准,将拟上市餐饮企业的年利润标准由3000万元人民币提高至5000万元,对上市餐饮企业增长率、净资产、盈利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香港在今年1月16日也对饮食业上市提出新七大要求,大大提高了餐饮公司上市门槛,也将成为国内餐企IPO门槛的一个借鉴。

  对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迟迟不愿“开闸”,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餐饮企业“收入、成本无法正规地计量”是餐饮企业屡次被监管部门否决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环节如果不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意味着餐饮企业并不是每一笔收入都能够有收入凭证,企业在采购时,也不是所有供应商都能够给企业提供相应的发票。“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餐饮企业在证监会眼中属于不具备财务统计的恶劣形象”这位人士表示。

  鼎木投资合伙人李峰坦言,目前国内餐饮行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都是粗放型经营,难以获得持续的盈利和持续扩张能力。他介绍,虽然餐饮企业近几年的上市欲望一直很强烈,但是政府监管机构一直对餐饮企业上市把控很严。除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导、企业盈利能力难以估量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外,目前中国餐饮行业还面临着运营成本飞速上涨以及不断发生像“勾兑门”、“地沟油”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

  从这些角度来看,海底捞的谨慎或许并不是不无道理。但最近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支持餐饮行业上市融资的表态,也给向往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注射了一针“强心针”。业界普遍认为停滞了2年多的餐饮企业上市审核也许会再度开闸。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海底捞火锅海底捞上市
本文转载来自:网易财经 作者:陈俊宏,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