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独家:2014年5月份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

赢商网 记者 陈巧明   2014-06-05 08:49
核心提示:赢商网推出5月份中国商业地产十大事件:“毛大庆看空全国楼市”引发关注,融创收购绿城股权,华润万家与TESCO合资获批,恒大进军商业地产,部分万达广场或不设百货,光耀地产陷资金困境,湘鄂情剥离餐饮……

  一、“毛大庆看空全国楼市”引发舆论关注

  关键词:毛大庆 楼市看空言论

  事件概述:

  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在建策沙龙内部讲话于5月1日披露,其演讲内容震动了房地产市场。在该篇披露的内容中称,毛大庆说到“我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对于有些城市来说,这一轮房地产非政策性调控的萧条,有可能会带来这个城市房地产长时间处在难以反弹的局面,有可能长时间就会这样一直下去”。看空楼市的言论引起了全国的舆论关注,5月1日傍晚,万科集团发布声明,强调该文非己方提供,观点不代表万科公司和毛大庆个人观点。

  事件点评:

  在舆论不断扩大之时,万科除了发表声明外,还以一份对郁亮和毛大庆的问答式采访作为回应,以化解公关危机。毛大庆表示,他的发言以提示风险为主,希望尽可能唤醒大家的危机感,科也一直强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这正是万科稳健经营风格的重要来源。但如果将企业的忧患意识、对风险的警示扭曲为对市场的悲观,则有违他的本意。而郁亮虽然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下半场,企业对可能的市场风险应该要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应对,但行业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中国的城市化还远未结束,中国的经济转型、不动产精细化才刚刚开始。

  相关新闻:

  万科毛大庆内部讲话:楼市变局在即 我感受到凉意

  万科紧急发布声明 回应“毛大庆看空全国楼市”言论

  郁亮、毛大庆回应网传讲话:忧患意识被误读看空行业

  二、融创收购绿城股权 宋卫平开启“蓝城”时代

  关键词:融创 绿城 宋卫平

  事件概述:

  5月22日晚间,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双方均发布公告确定收购事宜,融创中国以62.98亿港币(约50.6亿人民币)收购绿城24.313%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融创中国将与九龙仓并列为绿城中国第一大股东。收购交割完成后,绿城中国的股权构成为:融创中国持有约24.313%股份;九龙仓持有约24.313%;宋卫平持有约10.473%;寿柏年持有约8.086%。宋卫平将由原来的董事会主席改任董事会联席主席,2015年3月1日起,将改任为董事会名誉主席。未来,宋卫平将专注于绿城未上市部分,包括养老地产、代建业务和农业,还新起名为“蓝城”。

  事件点评:

  融创中国收购绿城股份的事实,也宣告着宋卫平的绿城时代正式结束。业界和业主纷纷为这位真性情的地产大佬扼腕叹息,对于股权转让的原因,宋卫平总结为,房地产销售行情的低迷,“老兄弟”寿柏年的健康问题与“退休”需求,以及把更多精力转移到养老、农业和代建等事业的迫切愿望。对于养老地产,宋卫平有着相当的决心,延续绿城的品质,坚持做到底,做到最好,并认为做到300-500亿的销售额不会是困难的事情。也许,正如他说的那样,“丢掉了一个做传统模式的宋卫平,找到一个世界最好做养老的宋卫平”。

  相关新闻:

  融创50.6亿收购绿城24%股权 与九龙仓并列第一大股东

  宋卫平回应“弃城”:与寿柏年退休共进退 非远离绿城

  绿城非上市资产或更名“蓝城” 融创将主导绿城业务

  三、华润万家与TESCO合资获批 Tesco中国谢幕的开始?

  关键词:华润万家 TESCO乐购

  事件概述:

  5月29日,华润万家母公司华润创业宣布,与英国TESCO签署的合资协议已获得中国相关政府机构的批准。合资双方将组成多元化零售合资公司,于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经营大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现购自运业务及酒类专卖门店等零售业务。TESCO将其中国业务及现金注入合资公司,基于此,华创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TESCO持有合资公司20%的股份。“乐购”品牌在中国将不复存在,其所有门店全部改为“华润万家”,至此华润万家旗下共拥有3970家自营门店和卖场。

  事件点评:

  这也意味着,10年前TESCO以收购乐购进入中国,10年后,又带着失意以“被收购”的结局淡出了这一市场。虽然还拥有合资公司20%的股权,但是已不可能从根本上主导或影响公司的最终决策。而对于华润万家来说,这自然是一大利好,将Tesco收入囊中后,无论是从门店数还是销售额,华润万达都是毫无争议的老大。不过,另一方面,华润万家也面临利润持续下滑的挑战。华润万家已经连续5个季度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在大卖场业态增长已日趋乏力,以及Tesco总体不盈利的情况下,华润万家的盈利水平将被拖累,时间持续多长还是未知数。

  相关新闻:

  华润收购乐购销售额预计达950亿 分析称比较划算

  华润创业与TESCO合资协议获批 乐购中国店将统一改名

  华润万家回应收购乐购:非合并同类项 可独立运作

  四、恒大进军商业地产 全产业链扩张千亿规模

  关键词:恒大商业地产 恒大零售业 恒大百货

  事件概述:

  近期,恒大商业集团正在为旗下的超市公司、百货公司以及院线公司招聘员工。恒大商业集团为旗下全资子公司,现管理运营的商业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旗下商业类型包括地标商业综合体、城市商业综合体、旅游地产配套商业以及社区商业中心。此外,恒大商业拟通过自营百货、超市、影院、游乐园等主力店,设立商业地产研究院,通过类万达模式,全力进军商业地产领域。根据恒大的规划,其商业地产集团管理运营的商业总面积将超过400万平方米,商业总资产达到千亿规模。

  事件点评:

  从恒大在商业方面的操作模式可以看出,许家印希望模仿万达甚至超越万达。分析称,如果商业地产达到千亿规模,意味着将成为恒大的支柱型业务,而推出百货、院线、超市和儿童游艺板块,也是希望通过供应链的布局,达到降低投入、加速复制的目的。作为新进入者,恒大在商业地产领域将存在人才不足、经验不足、资源不足等短板,而且恒大的物业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商业物业已渐趋饱和,因此运营的难度不可小觑。此外,在零售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万达集团旗下万达百货还没实现盈利,恒大打造百货、超市自有品牌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相关新闻:

  许家印的商业地产野心:全产业链扩张打造千亿商业规模

  百货、超市、游乐 恒大集团全面涉足零售业或存资金压力

  恒大逆势扩张超市百货零售业 欲打造“升级版万达”

  五、部分万达广场或不设立百货

  关键词:万达广场 万达百货

  事件概述:

  5月13日,一则关于“万达部分新项目不再设百货主力店”的信息在网上传出,该消息称,包括北京延庆、湖北十堰、东莞大朗、哈尔滨哈南等地的万达广场项目。赢商网记者向万达集团相关人士求证,截至发稿前,对方并没有回复。不过,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万达广场不设立万达百货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方面,目前购物中心去百货化趋势化明显;另一方面,万达百货一直是处于亏损状态,是集团和万达广场中的包袱,“甩掉这个包袱现在恰逢其时”。

  事件点评:

  基于目前购物中心去百货化趋势明显,以及经过多年的发展,万达集团和品牌商家的合作已非常深入,万达百货作为完成快速招商的历史使命似乎已完成,培训类、儿童类、休闲类等业态可以填充万达百货的面积。这样看来,万达广场不设立百货也不是不可能。对于万达百货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把万达百货剥离出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发展战略、产品战略,特别是人事权,而不是依附在万达体系里面,只是充当充数的角色,这样才能有健康、独立的发展。

  相关新闻:

  传万达广场部分项目不设百货 业内:万达百货独立才有出路

  传万达北京、湖北、东莞等部分新项目不再设百货主力店

  六、光耀地产陷入资金困境 回天乏力愿接受收购 

  关键词:光耀地产破产

  事件概述:

  5月6日晚间,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在网上发布,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之一光耀地产因多个楼盘无法交楼,濒临倒闭。第二天下午,光耀集团发表官方声明,承认近年因调控致使公司在资金层面存在较大压力,但融资渠道依然畅通,网传濒临停业或已经停业消息不实,公司有信心度过目前的困难阶段。光耀这几年的盲目扩张,借收购新都酒店和染指矿业借壳上市,两次重组告败,以及规模15亿元长达3年的民间借贷款把光耀拖入资金泥淖无法自拔。如今,光耀已回天乏力,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坦言,只要能解决光耀问题,愿意接受一切企业的收购。

  事件点评:

  对于光耀地产陷入困境,业内分析人士直指该公司正走向当年顺驰地产的老路。起家于惠州的光耀地产将总部迁至深圳之后,近几年扩张速度迅猛,出乎业内的意料。目前,光耀地产总开发面积超过356万平方米,储备用地近900万平方米。由于调控,加上三线市场的饱和,导致资金回流不畅,光耀地产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保持运转,高额的利息让光耀喘不过气来。盲目扩张,两次重组失败,以及规模达15亿元的民间借贷,最终把光耀资金链拖入绝境。光耀地产将面临破产,或是被收购,或是在政府的帮助下能起死回生?

  相关新闻:

  风声鹤唳的房地产市场:光耀地产再陷入资金告急风波

  光耀集团郭耀名:只要3-5亿就能缓过来 我愿意接受收购

  光耀事件触爆地产高利贷链:民间借贷不入账 低负债率成表面现象

  七、湘鄂情转型互联网剥离餐饮 被指战略迷茫

  关键词:湘鄂情 高端餐饮

  事件概述:

  6月11日,湘鄂情公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称,公司拟以每股6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36亿元。特别要强调的是,此次募资资金主要将用于拓展新领域,进军互联网。湘鄂情表示,资金安排主要是为公司拓展互联网业务,以尽快扭转公司经营不利的局面,同时避免如发生债券违约对社会公众产生不良影响。湘鄂情表示,在谋求餐饮业务转型的同时,公司开始尝试在互联网、环保等新的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和并购活动,谋求新的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公司主营业务将转变为新媒体、大数据、环保的主业结构,逐步将餐饮业剥离。

  事件点评:

  纵观湘鄂情的历次转型,都给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从进军矿产、环保产业到影视传媒,再到本次转型互联网,都有病急乱投医的迹象,这也说明了其在战略上的迷茫,方向的缺失。从湘鄂情果断放弃餐饮业务,说明高端餐饮业务恶化超过了外界的想象。湘鄂情已经到了关键的拐点,其对餐饮以外的行业完全没有积淀,包括团队、人才的积累等;另外,互联网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其程度比餐饮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此以后湘鄂情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成功的可能性太小。

  相关新闻:

  募资36亿再进军互联网 湘鄂情转型“成瘾”力不从心

  湘鄂情孟凯:餐饮业务已做到头了 公司迟早会改名字

  湘鄂情“三高”发行后遗症:折腾背后是募集资金被浪费

  八、百盛等百货大佬频频关店 百货成尴尬业态

  关键词:百货关店 百盛百货 尚泰百货

  事件概述:

  5月份,百货关店的信息接踵而来。5月5日,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旗下的济南百盛商场悄然闭店停业,距离这家店开业刚好两年。来自泰国的尚泰百货也宣布,其沈阳万象城店将于2014年6月末正式停止营业,届时,尚泰百货集团在中国的门店只剩下成都和杭州的门店。而位于广东佛山的新光百货也已于5月底关门,距离开业也还没不到两年。在广州新塘,广州另一家本土百货公司摩登百货亦关闭了位于当地的一家门店。宝龙地产旗下的自有百货品牌宝莱百货也宣告结束,旗下四家百货店都交由大商集团接管。

  事件点评:

  百货行业不景气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是近来百货大佬频频关店的信息还是让整个行业寒意甚浓。由于电商冲击、成本提升等,实体零售业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相比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细分小业态,纯百货是最尴尬的业态,行业毛利率逐年下滑。针对百货行业的萧条景象,有研究结构给出三大解决方案,以帮助电商冲击下的百货业寻求出路:增加自营比例,买手制+本土特色;借鉴购物中心优势,增强体验性;线上线下联动,利用O2O实现优势互补。虽然从理论上讲,这三方面的都是可行之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百货企业如何寻找适合的转型之路,才是根本。

  相关新闻:

  济南百盛百货关店停业 或将持续关店避免亏损扩大

  “包租婆”沈阳万象城 阔别泰式“买手制”尚泰百货

  青岛即墨宝莱百货撤店 宝龙进军百货时代将宣告结束

  摩登百货新塘店因经营不善关门 门店数量减至7家

  九、中冶置业边拿地王边出让地块 赚巨额利润梦碎

  关键词:中冶置业 中冶南京下关地王

  事件概述:

  5月28日,天津“新八大里”的首宗地块以49.49亿元底价成交,接盘者为央企中冶集团旗下的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该地块成交楼面价为14140元/平方米,创下天津年内总价与单价“双料地王”。这并不是中冶置业拿下的第一个地王,但此前在摘取地王后的进展并不顺利,先是巨幅地块开发受阻,后又遭遇南京下关地块“被收回”。2010年,中冶置业一举拿下南京下关区两幅地块,总耗资高达200.34亿元,创造了南京史上最贵的地王。时隔两年,以56.2亿元价格拍下南京下关区滨江2号地,使得三块土地连成一体,总面积达到236万平方米,总耗资256.54亿元。一时间,中冶置业成为当地最大的“地主”。但是,2013年7月,2号地被收回,而1号地块也面临分拆出让的局面。

  事件点评:

  一面拿地王,一面分拆出售曾经的地王地块,中冶置业希望通过地块增值获得巨额利润的意图彻底幻灭。中冶置业的南京“下关地王”1号地分多块转让,2号地遭政府收回,3号地自己开发。在肢解1号地转让子公司股权后,目前获得的收益仅为3.46亿元。因为拆迁艰难,中冶置业近4年时间内都无法进行实质性动工,200亿元的资金无法流动,因而陷入了资金困局。此外,中冶置业商业开发土地储备过于集中在南京,缺少快速开发的净地,土地储备失衡导致资金过度集中,也被认为是公司地产战略亟须调整的部分。

  相关新闻:

  中冶置地49亿底价拿下天津双料地王“新八大里”地块

  中冶置业资产转让补缺口:再度出售南京项目股权

  赚巨额利润梦碎 中冶投资南京下关地王四年仅收益3.5亿

  十、金地面临“野蛮人”敲门 保险资金入侵商业地产

  关键词:金地控制权 保险入侵商业地产

  事件概述:

  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导演了近期震动地产金融界的大事件:通过二级市场疯狂扫货,持续举牌金地集团,成为公司第一与第二大股东。在4月23日披露的报告书中,生命人寿更是直接指出其对金地集团的最高增持上限将达到总股本的30%。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各派驻一名董事进入了金地集团董事会。至此,包括原有董事会成员在内,金地集团董事会“四足鼎立”局面粗具雏形。首先,是两家轮番举牌的保险公司各有一名入驻;其次,是以陈爱虹(现任深圳市福田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为代表的福田区国资委拥有两个席位;再者,就是以凌克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包括黄俊灿、徐家俊等人。

  事件点评:

  保险资金对不动产的青睐早已不是新鲜事,2013年以来,险资企业对房地产投资一路飙升,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合众人寿、国华人寿、幸福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对房地产投资的总规模超过百亿元。进入2014年,在掀起一阵狂澜的股权投资的同时,保险资金对有着稳定租金收入、升值潜力较高的商业地产更为热衷,尤其是写字楼物业,商业地产将成为最终受益者,成为保险公司新一轮房地产投资的重要方向。

  相关新闻:

  金地控制权四面楚歌 地产股或挡不住“野蛮人”敲门

  “野蛮人”强势来袭驾到 保险资金大举入侵商业地产

  年内21家上市公司被举牌:大股东增持、股权争夺战等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