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监测到样本房企33次担保融资,总涉及担保额250.88亿元,不足12月729.7亿元的一半。股权融资方面,1月样本公司无增发事项。
11月,房地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以自有资金为主,房企债券以公司债券为主,公司债券利率呈现小额高息趋势,信托产品投向趋于集中...
1-11月,房企境内外发债总量达6527.9亿元,其中境外债发行规模达到4192.68亿元,占比达到64.23%,成为房企“救命稻草”。
9月,40家典型房企完成融资金额共计689.56亿元,环比大幅上涨87.25%。同时,融资成本在持续上涨,95家房企融资成本6.47%,环比上升0.76%。
9月,95家房企融资总额同比上升17.2%至1124.48亿元,融资成本环比上升0.76%至6.47%。融资成本增幅有限,目前对利润的侵蚀还不明显。
前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6%至12090亿,增速比2018全年提高2.1个百分点。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4497亿,同比增长2.1%。
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93万亿,同比增长9.7%,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期内,房企到位资金13.56万亿,同比增长7.7%。
9月40家上市房企融资443.11亿,环比减少26.48%,再创2018年度历史新低,切头部效应明显,大房企的融资能力更强,小房企融资环境比较严峻。
融资渠道的收紧和公开债务面临到期高峰,将对房企再融资能力形成考验。“信用恐慌”情绪在房地产行业蔓延,房企的安全边际在哪?
前8月房企到位资金超10万亿,但房地产信贷和外资融资渠道已凸显收紧趋势。此外,行业并购频繁,市场资源向大型品牌房企集聚。
7月2日,一份从内部流传出来的备忘录称绿城将要求员工加快销售,加速资金回笼,这也预示着资金问题再度成为了地产行业当前的焦虑之所在!
2018年以来截至目前,年内50个城市卖地金额达5022.58亿,虽然成交金额仍在高位,但已有所退烧。未来,房企资金链收紧,或致土地市场降温。
今年获得的土地,又面临后续开工的资金压力。加之明后年面临偿债高峰期,房企自然会放缓扩张步伐,或者出售项目来回收现金流。
5月份虽然银行贷款仍是金额占比最大的房企融资方式,但债权融资额度上升,占房企融资总量的79.18%。境内股权再融资的金额占比也在提升。
目前情况看,大型以及中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可以覆盖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对于这部分企业,他们在2017年需要面对的抉择是增加还是减少投资。
统计显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均出现了这类返利融资销售模式,在涉及房企中,既有万科等大型地产商,更多为中小地产企业。 业内分析,以“返租”为代表的高风险销售,反映了房地产企业对资金回笼的迫切需求。
相关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房企的资金面已跳升至“紧张”状态。该院研究员郑红玉表示,未来一年房企资金状况不容乐观。